-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行为障碍的诊断与干预
3.1 行为障碍概述
行为障碍是年龄、性别、社会期望不相适合。主要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既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疾患的症状表现。精神运动性抑制指不但有动作阻滞,还有言语抑制。主要表现有:
木僵(stuper) 指患者动作明显减少、姿势刻板固定、不言、不动、不食、不解大小便。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常在木僵基础上发生。2.违拗症(negativism)指患者对要求做的动作表现抗拒,如要他张口,他反而咬得更紧;要他坐时,他偏站立。口中唾液积聚不吐出、小便潴留很多亦不解,称为生理性违拗,亦以精神分裂症多见。刻板言动或刻板症(stereotypey)指患者不断重复其言主和动作,目的不明,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模仿症(echolalia)指患者对他人的言语动作进行毫无意义的模仿。见于儿童、低能、器质性脑病与精神分裂症。作态(mannerism)指以特殊表情、姿态、动作表示某种意义,难于为别人了解。通常用来描述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脑病变。但作态亦可见于某些并非精神病的人。 精神运动性兴奋指言语动作均见增多者,分为: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言语动作协调有序,动作有目的,与现实不脱节,以轻躁狂性兴奋最有代表性。
2.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表现言语动作紊乱,动作缺乏目的,常有突然冲动行为,不能与周围人进行适当的接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患病率在1%~10%之间。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前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期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
1) 被动注意占优势、主动注意力不足。2) 注意强度弱、维持时间短暂、稳定性差。3) 注意范围狭窄、不善于分配注意正常儿童能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掌握住注意的对象和数量。 活动过度
1) 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过多。在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即会出现。
2) 多动症状无明确的目的性。动作杂乱无章、并不停地变换花样。
3) 冲动任性。多动行为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以自控。
情感和行为异常
1) 退缩、回避。
“失败和挫折的经历”会使ADHD儿童以退缩和回避的方式来“自我防卫”以试图改变自己处处受责备的状况。 2) 幻想和孤独
ADHD儿童由于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关心和乐趣。他们便会寻求一个“清静而快乐”的环境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会逐渐出现幻想和孤独症状。 3 )过度补偿
以攻击性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否认自己的不足、补偿自身的缺陷,这种冲动性行为易造成小儿品行障碍、甚至构成少年犯罪。 4) 掩饰和否认
为了逃避责难和惩罚,会抢先通过开玩笑、扮小丑、作鬼脸、哄骗、说谎等方式来控制局面,引开批评者的注意力。或者是先嘲弄一下自己,以阻止别人的批评。 学习困难
1) 学习成绩的波动性 ADHD儿童在老师家长严格的帮助下,成绩能提高。但稍一放松,由于ADHD症状的存在,学习成绩又会明显下降、成绩很不稳定,好坏相差悬殊。2) 学习随升入高年级而逐渐下降 ADHD儿童在低年级时由于学习内容较浅、易于掌握,学习成绩尚可、学习困难症状不明显。当升入高年级后,学习内容难度加大,由于ADHD症状的持续存在就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成绩会逐渐下降。并涉及所有科目。3) 学习或考试时常出现如前描述的不应出现的“低级错误”。
4) 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神经体征
1) 轻微共济运动障碍
有的患儿走路呈S形前进,易摔跤。操练缺乏节奏感。2) 软性神经体征
患儿作某项协调、精细动作时,常显得笨拙而不协调。 3) 其他异常
辅助检查
1) 脑电图
主要表现为慢波的增加2) 脑诱发电位ADHD儿童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波幅的变化差异缩小。可协助诊断 3) 智能测试
ADHD儿童的智能水平大多正常。部分患儿在某些项目上还可能优于正常儿童。部分患儿可有认知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综合分析和视觉空间定向障碍等。 4) 影像学检查
脑CT和磁共振检查发现ADHD儿童可有一些轻微异常的改变。如大脑右前叶较正常儿童略小、右侧较左侧小等。理论模型
目前,关于ADHD有5种理论模型,分别是延迟转移模型、行为抑制/促进模型、抑制模型、认知能量模型、执行功能模型。流行资料
国外报告其发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3%-10%,国内报告为1.5%-12%。按DSM-IV-R诊断标准,在学龄儿童中较公认的患病率为3%-5%。男女发病之比为9:1-4:1。发病 (一)遗传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