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梁启超英雄传记之产生渊源.doc
试论梁启超英雄传记之产生渊源
摘 要:传记家的主体精神及其在传主身上的表现,是现代传记理论的核心问题。纵观梁启超的英雄传记可以发现,梁启超与他笔下的英雄传主存在人格和气质上的一致性。传记,是时代精神的表征,梁启超的英雄传记,也是其所处时代现实需求的产物。梁启超的英雄传记是以其内在的英雄人格为根基,并与其所处的外界历史环境相互作用所孕育出的产物。
关键词:梁启超;英雄传记;传记家;传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4-02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和传记家卡莱尔提出“英雄崇拜”的主张,这极大地影响到传记写作。中国的梁启超就是英雄主义的积极鼓吹者。他在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上找出许多人物,其中包括无从考证的人物,把他们看作英雄,为他们写作传记[1]259-260。梁启超崇拜英雄、赞美英雄,对英雄有极高的评价:“人间世之大事业,皆英雄心中所蕴蓄而发现者。虽谓世界之历史,即英雄之传记,殆无不可也。”[2]卡莱尔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脉诗情。”在梁启超的心中,这脉诗情便是英雄人格。梁启超多达40余万字的英雄传记,是其自身英雄个性和所处时代两者共同作用下的独一无二的产物。
一、梁启超之英雄人格
杨正润教授在《现代传记学》中指出:“传记家的主体精神及其在传主身上的表现,是现代传记理论的核心问题。”[1]9李长之曾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中指出,作者、传主同时代精神往往显示出鲜明的一致性。“传记家会依据自己的气质发现历史人物身上的相应气质,并且在文本传主身上表现出来。有诗人气质的传记家会挖掘出历史传主身上的诗情,写到文本中……而那些具有喜剧意识的传记家就发现喜剧因素,写出喜剧式的传记。”[1]177由此来考察梁启超的英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他之所以选择英雄作为写作传记的对象,是因为他自身的英雄人格的指引。
梁启超的英雄人格可以追溯到其童年时代。在《三十自述》中,梁启超说:“王父及见之孙八人,而爱余尤甚……夜则就睡王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3]36祖父日日所讲的“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梁启超的英雄个性,也悄无声息地为梁启超的人生追求定下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基调。而梁启超的家人也是按照天才的标准来期望和培养他的。梁启超天资聪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父慈而严,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不谨,辄呵斥不少假借,常训之曰:‘汝自视乃如常儿乎?’”[3]36。除了祖父的英雄故事,梁启超从小就深受《史记》的影响。他后来回忆童年生活时说:“家贫无书可读,唯有《史记》一,《纲鉴易知录》一,王父、父日以课之,故至今《史记》之文,能成诵八九。”[3]36《史记》对梁启超的影响是终身的,不仅在于历史观,还在传记的创作上。梁早期写的《戊戌政变记》和《谭嗣同传》等传记中就有浓重的太史公笔法。《史记》写了众多帝王将相的英雄故事,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标为统率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做出历史的总结。梁启超对《史记》如此之谙熟,便不可能不受《史记》传达的精神理念与英雄气质的影响。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梁启超,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性格。一方面他像《史记》与祖父的故事中那些传统的中国英雄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成了一个坚定热烈的爱国主义者,主动承担社会与家国责任,主要体现在参与政治和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在个性方面,梁启超洒脱豪爽,他说自己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无论环境如何,辄以不忧不惧为宗旨。”[4]542他从不惧怕失望和恐怖,“失望恐怖为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便终身不许它侵入”[4]542。我把梁启超的这种性格称为“英雄人格”。这样的人生追求和人格品质,自然而然就会将梁启超导向英雄们的群体。不论是所从事的事业,还是所拥有的人格性情,梁启超都能与他笔下那些英雄互相回应。梁启超就在《罗兰夫人传》中盛赞罗兰夫人是个“性情中人”,“诚热切挚”和“爱人侠义”。事业志向相同,性格相近,难怪在写《罗兰夫人传》时会“觉有百千万不可思议之感想刺激吾脑,使吾忽焉而歌,忽焉而舞,忽焉而怨,忽焉而怒,忽焉而惧,忽焉而哀”[5]。如此细腻热烈之情感,若不是有切身体会,恐怕是描摹不出的。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传记家怎样选择传主”的研究表明:“传记家选择某一传主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很多情况下都同遥远的过去、同自己的童年时代的某种经历有关,而且这种认同的起源在于童年时代,所以更加强大有力。”[1]168于梁启超来说,他英雄传记里的英雄故事与小时候日以陪伴成长的“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富有激情地写作这些英雄传记,他心灵深处的“某种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