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的由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韵的由来.doc

诗韵的由来   吃饭这事,古今相同。一人吃饭可以无语,多人一起吃饭,便免不了交谈。于是乎,在饭桌上就演绎出许多的故事来。这一点,不独中国,甚至国外,亦无异焉。   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虽然只是一幅画,表现的却也是饭桌上的事情。在中国,我们从文学描写中经常看到:酒过三巡,主人酒杯掷地,刀斧手呼啸而至,刚才主客的殷殷交谈顿时变成敌对的血雨腥风,鸿门宴即是一例。刘邦要是海吃海喝,汉朝保不定就不在二十四史上了;三国时,曹操与刘备论英雄,要不是刘备佯装吓掉了筷子,恐怕脑袋也就得搬家。   正所谓悲戚之事易写,愉悦之情难工。其实饭桌上也并非全都惊心动魄。兰亭宴,虽被王羲之的兰亭序神书光芒所掩映,但字里行间,也可看出赴宴那帮人的宁淡冲和;距今1400多年前的陆法言家的一次家宴,足以称得上是意义非凡、影响千古的事情。   公元581年,即隋开皇(581至589年)初年,有8个人同到陆法言家里去做客。这8个人是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几人在当时都绝非泛泛之辈,皆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   这帮人聚在一起,少不了谈天说地。当然,那时候不会谈卡拉OK、不会谈股票或禽流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他们也没有料到,这一次家宴,竟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千年轨迹。   陆法言说道:“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南方)则时伤轻浅,燕赵(北方)则多涉重浊;秦陇(陕西、甘肃一带)则去声为入,梁益(四川、汉中一带)则平声似去。”因为这样的差异,致使“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切韵·序》)。   也就是说,那时的神州大地东南西北,各地声调皆复不同。一首诗歌,在此地是有韵的,在彼处就无韵可言。标准没有,竟相随言。诚所谓“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这几人在一起,剖析出支、脂、鱼、虞韵混用的错误,精辩了先、仙、尤、侯非为同韵的区别。于是,魏彦渊谓陆法言:“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陆法言听闻即烛下握笔,把大家所言略成纲纪。   有意思的是,虽然几人都是学富五车,但“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切韵·序》),对于所取字例的编写、分韵的确定及反切的推敲,却大都由颜之推、萧该两人来作决定。而不像现今某些人n那样,明明不擅长却要争做学科带头人,拿到项目经费后,交给助手去完成,到时候,他记得的就是把自己的大名签在第一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大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他们两人在陆法言等人当中更长于音理和音学知识;二是他们两人最熟悉江南音系。   萧该的生平资料保存甚少。根据史料,只知道他作为梁朝宗室,所操语音是上流社会的通语。后在关中居住近30年,对这一带的语言非常熟悉。其所著《汉书音义》、《文选音》“咸为当时所贵”,均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惜世无传本。   颜之推至今则是大名鼎鼎。其所撰《颜氏家训》不知为当今的出版社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版本更是几十近百。颜之推少年早慧。年十二就可自讲庄、老,且“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北齐书》卷四五)。西府为梁武帝子湘东王萧绎所在地,之推父颜勰任西府谘议参军。故颜之推早年即在萧绎门下,甚得赏识。   这萧绎虽贵为王爷,对音韵却极为重视,常与其兄弟萧纲进行讨论。《颜氏家训·音辞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梁世有一候,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元帝答之云:“飔异凉风,段非干木。”谓“郢州”为“永州”,元帝启报简文,简文云:“庚辰吴入,遂成司隶。”如此之类,举口皆然。元帝手教诸子侍读,以此为戒。   此候把“痴钝”说成“飔段”,把“郢州”说成“ 永州”,萧氏兄弟精于审音,能够引经据典、极为风雅地指出他的错误。颜之推耳濡目染,无疑也培养了细致分辨语音的兴趣与能力。24岁时,旧主元帝死,他被俘至北周,又后奔北齐,置身文化荒漠,充耳疏野之语,时常有意识地将南北语言进行比较:“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颜氏家训·音辞篇》)。颜之推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即是说南方知识分子阶层中通行的语音带有更为明显的文化印记。   由此观之,生活的经历及在语音学方面的高深造诣,使得颜、萧二人能够细微、精确地剖析南北语言的差异,故在音韵的相关讨论中,比其他人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然而,尽管如此,在陆法言家所论之音韵,还只是纲要而已。韵书的最终形成,全赖陆法言的不舍不弃,其功不可没。   陆法言,名词,字法言。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生卒年月不可考。其先为鲜卑人,步陆孤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步陆孤氏汉化为陆氏。隋开皇中,法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