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护国永宁宫与万历宫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山护国永宁宫与万历宫闱.doc

陶山护国永宁宫与万历宫闱   山东肥城境内的陶山是泰山西麓支山之一,历史上在陶山附近曾存在一组规模宏大的敕建道教建筑,分别为护国永宁宫、五福观、报恩宫和十二重楼。   护国永宁宫:光绪《肥城县志》卷2《古迹志》载:“护国永宁宫:陶山东麓。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刘文质(康熙肥城举人)撰碑云:前明万历年间,有羽士周姓者,为后宫宗人,赐真人之封。敕建此宫,额曰‘护国永宁’。前殿三楹,以奉关帝圣像,后殿如前,乃万历皇帝金容。左为五福观,右有报恩宫,十二重楼同时鼎新,岁六月六日,建醮设会,士女云集。”其宫在陶山东崦关王殿村北,20世纪50年代毁,至今遗址仍散落众多琉璃瓦、陶片及雕花砖石,犹可遥想当时壮观。   五福观与报恩宫:《岱览》卷32记载:“凤咮峰,迤南为报恩岩,岩北有白姑洞、黄姑洞,南有柏香洞。其下有关帝庙(按即护国永宁宫),庙南为报恩宫,奉元君……小泰山南下有五福观,观内古柏二株,大数抱,供洪范五福象。”根据前引刘文质碑记,五福观、报恩宫皆为明末与永宁宫同时兴建。   十二重楼:《岱览》卷32载:“(报恩)宫东南有十二重楼,明末镇守太监所筑,为母后祈福,旋经兵燹,仅存四重,四壁屹立,至今人犹称十二重楼也。”楼为方形,墙厚1米,4层高约20米,主体墙内外以方砖垒砌,中间以三合土填充,石材皆精工雕就。壁内残留檩条、梁头均为上等木材,后遭拆除。当地民间传说,楼原拟修12层,与小泰山相齐,修了4层后因兵乱停工。   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陶山之上,为什么会这般密集地出现皇家道观,实在耐人寻味。特别让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不仅有专为“母后”(按万历朝与泰山关系密切的“母后”,只有万历生母慈圣太后,故此楼祈福的对象当属慈圣太后)祈福的十二重楼,宫中还建有专门供奉万历皇帝金容的大殿,这些无不显露了陶山宫观与大明宫闱极为密切的联系。   “羽士周姓”应为周玄贞   刘文质永宁宫碑记称奉敕重建此宫者,为一“羽士周姓”。那么,此人是谁呢?   根据上引史料,陶山之宫观关联着万历帝、慈圣太后与镇守太监,而能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泰山道士且又姓周者,只有一人,即周玄贞。   周玄贞(贞一作真)为五峰山洞真观之道士,其人与明宫有密切联系。清初李雨霑《重修五峰山碑记》:“逮我明有淡然子周法师,奏请神宗,封为保国隆寿宫,创建三元殿。”隆寿宫中建有九莲殿,祀慈圣太后。周玄贞还参与岱顶《碧霞元君护世弘济妙经》铜钟铸造。据今存于岱庙之万历四十二年(1614)铜钟铭文:“钦差总督泰山金殿等处工程御马监等衙门太监张忠、林潮、叶忠、陈承寿、齐芳,内官监太监崔登,管理太监李忠,领修金殿等工全真道士周玄贞仝奉旨造。”周玄贞连通宫掖,与皇帝、太后均有交际,频繁参与了泰山祭祀活动。周氏之阐教中心五峰山,又与陶山近在咫尺,其于五峰所建护国隆寿宫,与陶山护国永宁宫,不独宫名相近,性质亦完全相同。因此刘文质碑中的“羽士周姓”,指为淡然子周玄贞,应有极大可能性。   今承肥城友人王庆吉先生提供了一条最新发现的史料,证实了笔者上述推测。《肥城县丘氏族谱》录有明陕西布政使、长清进士李徽猷撰《重兴五峰山云清周法主墓表》,中云:   法主讳元(玄)贞,号云清,又号淡然子,肥城人,其姓丘。父宗尧,母张氏,梦神授道箓一书,觉有妊,默然而生,众奇之。年七岁就外傅,六尺游泮水,过目成诵,书通三教,医卜如神,尤长于兵法,咸以将相期之。第道根宿植,既冠,遂弃儒而取元(玄)。父母强迫之,为后嗣计,甫如愿,即出为汗漫游。从师周姓,遍历名胜,多得异人传。岁丙申(万历二十四年,1596)驻舄都下,神祖(万历帝)命主钵白云观。先数年,有董姓者梦彩衣载一木主,题曰“重兴五峰祖师周人”,莫知所谓。遂奉敕领经为五峰主者。法主之生,洵不凡哉!至以大兴山场为己任,奏请帑金创建三元宝殿、太平等阁。一切尝住道院,悉为崇楼,一石一砖,复非旧物。又建陶山报恩宫、群仙等殿。岁异荒,贫民道路相望,赖以全活者不下数万人。虽拮据,尤修藏注书,分镇名山等处。代上泰山进香,沿途设施,日不再食,迄归囊无一钱。忠孝似旌阳,刻苦若长春。恶衣恶食,不炉不扇,凡交际不可却者,尽以助婚助葬,拯难周急,瓢屡之外无长物。又有圣贤一芥不取、万物一体之风也。丁卯九月四日,沐浴更衣,谈笑自若,乃手书云:“余非尘世叟,奉旨到人间,令阐元(玄)中妙,故演妙中元(玄)。噫!只因速赴西池召,难留光阴七十三。七十三,人不识,不识真可惜,总然说得坠天花,焉动庸夫心与耳。若论浮生三哭三笑,三笑三哭,推周世数,吾崇降之。”和衣侧身而化去。生于嘉靖乙卯十月朔,化于天启丁卯九月四日。十月二十七日埋于宫左。(铭略)   此篇所披露周玄贞族系及生平,为其他史籍所未言,澄清了其生平诸多疑案。参稽其他相关史料,可钩稽玄贞事迹如下:   周玄贞(1555—162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