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3单元第19讲考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经济结构的剧变与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以看出国人逐渐接受了新型商业模式,D项符合题意;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棉纺织业的衰败,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描述洋务运动影响下,新型商业模式出现,无法体现洋务运动达到高潮,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故选D项。 [答案] D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从“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可以看出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情况,并非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辅助于军事工业,并非满足人们的需求,故D项错误。 [答案] A 归 纳 升 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原因 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是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重要前提 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内部原因 自然经济本身的局限 客观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特点 动力 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速度和程度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结果 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影响 积极影响 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使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真 题 体 验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内地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但是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全面”冲击,故C项错误;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鸦片战争后的自然经济。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但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外国商品仍难以打开中国市场,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以及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1842年《南京条约》中“关税协定”的条款不符,故排除。 [答案] D 走向高考 ·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高考总复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三单元 基 础 攻 关 1 考 点 探 究 2 归 纳 升 华 3 真 题 体 验 4 基 础 攻 关 [主干梳理]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涌入中国________沿海市场。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东南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________”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________”分离。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织 耕 商品经济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________,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中央是恭亲王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单元第2讲考点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3讲考点1雅典的民主政治.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3第2单元第29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3讲考点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5讲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6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6讲考点1鸦片战争.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0讲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1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1讲考点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1讲考点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7讲考点1太平天国运动.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15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2讲考点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