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2讲第2课时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2讲第2课时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2讲第2课时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信息“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可知内阁处理政务的权力被军机处分割,故A项正确;军机处设立的同时,内阁仍然存在,并有一定的职权,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C项错误;“分权制衡”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项错误。 仿 真 模 拟 【答案】C 【解析】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条件是“为扭转中央集权大为削弱”这一局面,据此可确定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A项正确。B、C两项是在中央内部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D项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采取的措施。 【答案】B 【解析】宗法体系在东周时期已经瓦解,排除A项;避亲、避籍制度体现的是对地方官吏的监督,主旨不是健全地方行政机构,排除C项;这一制度也不属于地方监察制度,排除D项;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故选B项。 【答案】C 【解析】自秦汉以来,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使君权至高无上、君位独尊、不可僭越。君主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又重用身边的人,一旦君主昏庸或年幼,就造成大权旁落,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权臣弄权等现象。故应选C。 【解析】据材料信息,给事中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书,据此分析可知给事中是拥有谏议职能的官员,四项中只有唐朝的门下省拥有此职能,故选A项。枢密院拥有军权,内阁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军机处的官员只能跪奏笔录,排除B、C、D三项。 【答案】B 【解析】“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项解读错误;“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决议,因此选B项;C项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明显扩大了“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的信息内涵,故D项解读错误。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走向高考 ·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麓版 · 高考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2课时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单元 课 标 要 求 1 基 础 攻 关 2 考 点 突 破 3 仿 真 模 拟 4 课 时 作 业 5 课 标 要 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 础 攻 关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________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154年,________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________”,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2)措施:实行“________”,强干弱枝,________地方。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刘邦 汉景帝 七国之乱 推恩令 监察 2.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 ①唐朝后期,形成了________林立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出现了________的分裂局面。 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实现了相对统一。 藩镇 五代十国 (2)措施 ①收精兵。实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离。 ②削实权。废除________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规定州郡直属中央,________掌地方行政,设________监察。 ③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________控制掌握。 统兵权 发兵权 节度使 文臣 通判 中央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______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方面: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又造成了严重的国家财政危机。 [易混辨析]推恩令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