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LH[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外伤害LH[精选]

十五 恐怖事件应对指南 被冻24小时手 冻僵 遭受突然降温或暴风雪,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 表现: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冻僵 冻伤的紧急处理 在野外 不用马上为受伤部分加热 一但回温后又再次受到寒冷的侵袭而再度结冰 所造成的二度伤害反而比原先的冻伤來得大 必須确保患部回温后不会再度结冰 回温时 回温用摄氏39-42度的水将患肢浸泡在温水里 注意温度的控制 若有皮肤因结冻而相连时,不可用力拉扯搓揉 等待 30-45分钟后皮肤的结冻会因温度渐渐溶化 一但患者同时有失温的现象 应优先处理低体温 冻伤的紧急处理 回温后 常在6-24小时左右出现水泡 保持水泡完整 不要戳破造成表皮的缺损 一但破损或是有水份开始自水泡渗漏 应把水泡表皮修剪整齐后塗抹抗生素药膏及覆盖无菌纱布 手指和脚指之间用棉花填塞 并为患处加上适当的夾板保护 如受伤的范围太严重, 形成贝壳状的硬痂并慢慢凋委形成坏疽时应预防感染发生 冻僵救护原则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 迅速恢复病人中心体温,是关键的措施。 水温保持35-42度,全身浸泡 无温水,将冻肢立即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以达复温目的。 伴有局部冻伤,先抢救冻僵,再处理局部 急救严禁:直接火烤、直接雪搓、强行脱衣、冷水浸泡、包扎粘性敷料、用力按摩、猛力捶打患处 挽救生命, 减轻伤残!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谢谢大家! 救援大队成立 世界三大组织? 1859年法奥战争 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04) 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 国际红十字会标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2007.8.21广西两车追尾 突发的各种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当今全球每年死于意外伤害事故人数,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 中华医学会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有100万人(平均每天2000多人)死于意外伤害,占死亡率的11%。 每年意外伤害的医疗费340亿-1170亿元人民币,社会代价1360亿-4680亿元人民币。 红十字会职责 救灾 救助 救护(国家十一五规划) * 自我伤情判断及简便自救(2) 肢体疼痛,肿胀、畸形:骨折 自救:找木板或较直、有一定粗度的物品,用三根带将木板在伤肢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绑扎。 脖子疼:颈椎错位? 自救:感觉颈椎或腰椎受到了冲击,应坚持请专业医护人员搬动。 现场急救错误方法 一 、不洁物品捂伤口 二 、固定前移动骨折伤员 三 、拔出刺入身体的物品 四 、堵耳鼻溢液 五 、普通车运重伤员 十一、煤气中毒 武汉女孩罗惊、韩萱组成的演唱组合“超级玛丽”梦断京城 煤气( CO)中毒 煤气中毒的主要气体为一氧化碳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 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气体比重0.967,比空气轻,飘在空中。 临床表现 轻度: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力嗜睡、意识模糊。 中度:浅昏迷、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多汗。 重度:病情危急,深度昏迷,四肢抽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身大汗,血压下降,最后脑水肿,循环衰竭, 注意: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清醒2—60天后仍可出现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救护原则 1)尽快离开中毒环境,流通空气 2)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新鲜空气吸入,注意保暖。 3)安静避免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耗氧量。 4)检查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情况紧急处理。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紧急呼叫120。 急救现场注意 关闭煤气总闸、禁止明火, 停止一切能产生静电的行动, 做好自身防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国家运动员王军霞超越之旅 十二、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 主要发生于移居者,高原世居者也可发生。 高原反应 主要症状(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排列) 头昏、头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 体征常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 海拔越高发病率越高 初入高原的人到海拔1000米以上就有人发病,随着高度增加,发病率增高。 一般在3500米以下发病率占37~51%,3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