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日君再来
论文题目:何日君再来———论80年代流行歌曲的特质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张志敏
学 号:
指导教师: 吴素娥
完成时间:2007年 6 月 2日
?
何日君再来
———论80年代流行歌曲的特质
张志敏
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03级本科(1)班 014030
摘要: 现代一些流行歌曲的浮躁浅薄让人乏味,80年代流行歌曲在当今社会的传播所引起的思考,源于80年代流行歌曲所蕴涵的特质,了解80年代流行歌曲这种特质能够加深我们对80年代社会现实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批判的审美眼光欣赏现代流行歌曲。
关键词:80年代;流行歌曲;特质
现代流行歌曲在高度发达的媒体、网络间迅速传播,越来越加快其流行的脚步。现代流行歌曲也在其流行中显现出一种浮躁与庸俗。当大街小巷都在唱着“狼爱上羊”,“狐狸爱的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当代人的审美是不是出现了问题。这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80年代流行歌曲无论是音乐曲调还是歌词所蕴涵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质,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呼唤80年代流行歌曲的再一次到来。
流行歌曲在80年代中国内地迅速崛起与当时中国大众的社会生活、音乐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的变革,也是政治、文化乃至人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造神运动的发展,极左思潮的泛滥,文艺领域也几乎完全陷入了“为政治服务”的桎梏之中,人们的个人情感长期受到压抑。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提出,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在人们对旧的价值体系喊出“我不相信”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是:重新选择的并不是一种新的一元价值体系,而是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元化观念,我们发现的也不再是任何一种绝对价值标准,而是人类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多样性。”① 在这样的气氛下,人们开始逐渐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到爱情婚姻,从物质享受到精神追求,无不显示出当代大众生活方式的种种变化,于是流行歌曲这种覆盖面比较宽广,而且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音乐形式在80年代不可遏制的发展起来了。
80年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传唱至今,被现代人称为“老歌”。这些“老歌”除却优美的旋律,其歌词里还蕴涵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一代人曾共同经历过的遭遇,共同面临的生存现状所蕴藏的生动的体现。这也正是80年代流行歌曲不同于现代流行歌曲的特质。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做分析:
一 80年代流行歌曲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
80年代流行歌词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表现出了那一代音乐工作者强烈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些歌曲的流传,多少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思考,在80年代的人们心里不知不觉有了对于时代,社会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反思的意识。
1. 8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无论古今中外,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泛爱”,即表现对于百姓众生的“仁爱之心”。就当代中国而言,也确实需要这种“人道关怀”,“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中国人确实处于‘爱的缺失’状态。极‘左’的‘阶级斗争’运动使人产生‘信任危机’,彼此间不是‘人斗人’就是 ‘人防人’,借用萨特的话来说,就是‘他人即是地狱’。而后商品化、市场化又使人发生‘情感危机’,‘ 金钱关系’、‘ 利益关系’取代了‘人伦关系’、‘ 亲情关系’,‘ 人’从被政治异化的‘政治人’变成被商品异化的‘经济人’,人际关系则是‘各人顾各人’。情感的沙漠化使得‘已是满怀疲惫’的人们只能‘咬着冷冷的牙’在人性的荒野中孤独前行。”② 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情感期待”,渴望“爱”的甘霖降临。具有人道主义的歌曲便应运而生,充当起抚慰人心的“爱的使者”。“每个人献出一点光亮/就可以温暖全部人生/每个人伸出热情的手/就可以打开天堂的门/……当我们把爱献给人间/这世界就不会再有隐痛”(《情暖人间》)对“爱”的呼唤以这样优美的方式开始了。
1985年,罗大佑创作的《明天会更好》,由60位歌手演唱,让大江南北的人记住了这优美的旋律:“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好”。随后不久大陆百名歌星演唱了《让世界充满爱》高昂优美的旋律更是让所有人激动不已。
早在80年代流行歌曲中已经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触动了当时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对于刚从“文革”的混乱与相互排斥中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