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知识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养生思想——居室装潢设计发布日期:2015-12-11 居室的装潢设计,包括色彩、装饰、陈设等方面,这些因素虽然对建筑的实用功能并无多大影响,但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作用却不容小觑。古人在居室的装潢设计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和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建筑居室的色彩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使建筑及其所处的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万物凋零,因此北方的建筑色彩较为浓烈鲜艳,多用暖色,红柱黄瓦,为周围自然环境增添了几分活泼的色彩。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绿树成荫,繁花竞放,建筑就更多采用粉墙青瓦,素净柔和的冷色调给人凉爽淡雅之感,与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不仅是建筑外部的颜色,居室内部的色彩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居室内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的颜色,因为古人认为,“凡视五色,皆损目,惟黑色于目无损”,因此室内的屏风、帷幕等多用黑色,“皆用皂罗屏风,所以养目也”,皂罗是一种黑色的丝织品,于黑色的底色上点缀以亮色的纹饰图案,别有一种雅致的文人气息,其功能也不仅止于养目,更可怡情畅怀。 古代宫殿的墙壁常以特殊材料进行粉饰,《世说新语》记载,西晋石崇“以椒为泥”粉刷墙壁,《汉书·车千秋传》载有“未央椒房”,颜师古注曰“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花椒药性辛温,有散寒、温中、杀虫、祛湿之功,用其刷墙,除了俗云花椒多子的寓意外,也有祛邪防病的保健功效。《女红志余》记载了魏文帝曹丕的一段轶闻,其宠幸的宫人田尚衣能歌善舞但多疾,“文帝以朱砂涂四壁,以辟邪,谓之红壁。”朱砂固然是一种有清心安神作用的中药,但以之涂刷墙壁以辟邪防病,恐怕更多是一种心理暗示,而非切实的药效吧。居室内的陈设反映主人的个性趣味,并没有一定之规。若能多运用一些富有情趣的小物装点居室,可使精神愉悦,久之亦有利于身体健康。很多文人喜爱在居室内悬挂字画,不单可使居室优雅美观,在工作之余凝神欣赏品读,游目骋怀,更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家中挂有一副楹联“得书长悦其人多寿,拥笔善娱此士延年。”走进居室,看到这样一副妙联,怎能不会心一笑呢。古人居室中的绘画、屏风以山水、花鸟题材居多,几案上亦常以盆景、山子、瓶花作为装饰,皆是将自然景致引入室内,居于屋内亦可观赏自然之景,游目骋怀,浮想联翩,好不惬意!“母子同入药”的乌头和附子发布日期:2015-12-09 中药中存在着许多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入药现象,比如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为中药枸杞子,其根皮做为地骨皮入药。再如,植物桑的树叶为中药桑叶,根皮为中药桑白皮,果穗为中药桑葚。而药用部位同为一根,却作为两种中药使用的则只有乌头与附子。 乌头与附子首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有毒,均列为下品,。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乌头(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即乌头与附子来源于同一植物乌头的根,前者为母根,后者为子根(侧根)。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乌头与附子同根”,《本草纲目》也记载“初种为乌头……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由此可见,古今用药证明乌头为附子之母,“母子”均入药。当今乌头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四川江油为道地产区。 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性状与功效均有差异。乌头,“形如鸟之头也”,故名“乌头”。其呈不规则的圆锥形,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附子有生、制之别。生附子为乌头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的子根,习称“泥附子”。泥附子可以加工制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盐附子是泥附子经食用胆巴、食盐的浸泡处理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而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质重坚硬,难折断,受潮会变软,味咸而麻,有刺舌感。 盐附子煮透、切片、调色、蒸透后称“黑顺片”。盐附子剥去外皮、切片称“白附片”。黑顺片与白附片呈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气微味淡。但黑顺片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呈半透明状;白附片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盐附子以个大、坚实、灰黑色、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大、厚薄均匀、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大、色白、半透明者为佳。 因炮制方法的不同,乌头与附子临床功效也不同。一般认为附子以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较优,乌头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见长。生乌头含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多外用于风冷牙痛、疥癣、痈肿,生乌头经煮后为制川乌,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风湿痹痛、肢体疼痛等。生附子有毒,产地加工成盐附子可防止药物腐烂,利于储存;加工成黑顺片、白附片后毒性降低,可直接入药。 总的来说,乌头、附子为“母子”同入药,乌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