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纪念馆.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长江纪念馆

范长江 新闻班1141 黄友晟 生平 生卒年:1909年-1970年10月23日 生卒地:四川内江,河南确山 党派:中国共产党 配偶:沈谱(沈钧儒之女) 子嗣:长子范苏苏 次子范东升(文革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第一届本科生,现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三子范小军 四子范小建(曾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现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 学历:北京大学哲学系 经历:《大公报》记者《解放日报》社长 《人民日报》社长 新闻总署副署长 国家科委副主任 全国科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 少年时期 1927年初,范长江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 1928年秋,范长江考入中央政治学校。 1932年初,范长江来到北平,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内容多为文化教育方面。 范长江的西北之行 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因此,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和研究,很有必要。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 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 。 范长江与共产党 1939年5月,在国民党特务机关严密监视下的重庆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里,由周恩来作为介绍人,范长江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指定与周恩来、李克农单线联系。自此,范长江从一个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者,进入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行列。 担任周恩来发言人 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文革动荡 受迫害致死 正当范长江英年盛名、大有作为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范长江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长期被关押,受尽折磨摧残。 1970年10月23日,在范长江被关押的地方——河南省确山的一个农村机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遗体。虽然多数媒体都以“自杀”来评述年仅六十一岁的范长江,但事实上,范长江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迷。 平反昭雪 1978年,共产党结束了那段不幸的岁月后,范长江获得了平反。同年12月2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了范长江同志追悼会,以迟到的追悼会为这位著名的记者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同志亲自主持了追悼会。 新闻记者的榜样 横眉冷对众虎狼,俯首甘随牧牛郎。层层迫害骨愈坚,种种欺蒙瓦上霜。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 范长江新闻奖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本奖从1991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但自2000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范长江纪念馆 范长江纪念馆总占1800亩,其中包括核心区60亩,故居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以及水体面积4879平方米的范长江纪念馆。 当代学者傅国涌认为范长江的一生看似光鲜,却实属悲剧,只是一枚政治棋子而已。在他投身共产党后才华便随之消失,成为了共产党的工具,丧失了新闻人的独立人格。而且当政党不需要的时候,就将其遗弃,成为历史的悲剧人物。 * * *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