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等像视的临床处理体会
不等像视的临床处理体会
摘要: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屈光参差性矫正眼镜导致的不等像,很多时候镜片导致的不等像都引起配镜者空间知觉的扭曲,如将长方形看成梯形。这时候作为验光师,我们就不仅仅要解决配镜者视力问题,还要解决配镜的舒适度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讲述不等像临床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为临床处理不等像提供参考。
一、概述
1938年Lamcaster首先提出不等像视的概念,不等像视是指同一目标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在大小和形状上互有差异的物象1。宋慧琴指出不等像是指两眼大脑皮层像的大小和形状存在差异,不能形成理想的双眼视觉。这里的“像”包括外物经眼屈光系统成于两眼视网膜的像,也包括大脑皮层的感知像2。 可见不等像受屈光系统的成像、视网膜生理状态以及从视神经到整个视中枢等各部分的影响。
不等像的分类方法很多。既可以从病因1上分为光学性不等像,即眼球光学系统和矫正镜引起的不等像;和解剖因素性不等像,即由于感光细胞分布密度引起。也可以从引起畸变图形的差异1上分为对称性不等像,包括全面性不等像及经线性不等像;和非对称性不等像。Ogle3将不等像分为三种:几何效应(Geometric Effect,视网膜像水平放大造成)、诱导效应(Induced Effect,视网膜像垂直放大造成)和倾斜效应(Oblique Effect,由左眼45°及右眼135°斜轴散光造成)。传统意义上的不等像是静态不等像,1984年Remole A.4提出动态不等像的概念,他指出动态不等像是随着眼球注视方向改变而改变的隐斜视,隐斜视的改变量是由眼球偏离镜片光学中心所产生的棱镜效应导致的。因此当矫正不等像时,也要考虑镜片棱镜效应的影响。
不等像检查的金标准是空间不等像测量仪5(Space Eikonometer),但是空间不等像测量仪已经不再生产。粟屋6发明的NAT(New Aniseikonia Test)利用红绿分视的原理检测不等像,但是这种方法低估了不等像值7。国内刘蔼年、颜少明8研制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也是利用红绿分视的原理,他们的方法可以检测三级视功能。孙延怀9用偏振光分视的原理设计偏振光影像不等检测仪也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2003年,De Wit GC10根据NAT发明基于电脑的AI(Aniseikonia Inspector)OgleKN. Researches in Binocular Vision, NewYork,1950. Hafner Publishing. p64,130,144,159,170,173
4、Remole A. Robertson K.M., Aniseikonia and Anisophoria: Current concep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Runestone Publishing,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1996)
5、McCormack G, PeliE,Stone P. Differences in tests of aniseikonia.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2;33:2063-C7
6、粟屋 忍.The New Aniseikonia Test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日眼会志. 1983:2:91.
7、AntonaB,BarraF,BarrioA,GonzalezE,SanchezI.The valid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the New Aniseikonia Test.Optom Vis Sci 2006;83:
903¨C9
8、刘蔼年、颜少明 《双眼影像不等检测图》的研制和应用 中华眼科杂志.1994年9月第30卷第5期:348
9、孙延怀 偏振光影像不等检查仪.解放军医学杂志.1986年第11卷第6期:437
10、DeWit GC.Evaluation of a new direct-comparison aniseikonia test.
Binocul Vis Strabismus Q2003;18:87¨C94
11、William J.Benjamin.Borish’s Clinical Refraction.Butterworth Heinemann Elsevier.2006:1488~1507
12、瞿佳、姚进 《眼睛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68~17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