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修复相关生物学概念(总)
骨修复相关生物学概念骨膜:骨膜是骨表面除关节外所被覆的坚固的结缔组织包膜。在骨端和肌腱附着部位,非常致密地附着在骨上。其它部位的骨膜厚,容易从骨上剥离。骨膜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成,富有血管、神经,有营养和感觉作用。内层也称形成层,胶原纤维较粗,并含有细胞。生长中的骨膜,在其内面有成骨细胞整齐排列,具有造骨细胞的功能,参与骨的增粗生长,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在老化的骨膜内细胞数减少,也不具备造骨细胞的机能,但在骨的再生过程中可恢复造骨能力,从骨膜向骨组织中进入的粗大纤维称为夏贝氏纤维(Sharpeys fiber)。在肌肉、腱的附着部位纤维多,可以深入到骨组织中,但在其它部位,夏贝氏纤维数少。代替骨的骨膜系由软骨膜变化而来。骨髓: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密质骨:密质骨是骨骼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骨骨干,扁骨和不规则骨的表层。密质骨看上去似很紧密,但其中含有许多相互连通的小管道,内有血管及神经,血管可供应骨组织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松质骨:骨松质是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叫做/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172965骨小梁的骨质互相交织构成的。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松质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按照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排列,因而骨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原细胞:骨原细胞位于结缔组织形成的骨外膜及骨内膜贴近骨组织处。细胞较小、梭形、核椭圆、胞质少。骨原细胞为骨组织的干细胞,随着骨生长、改建、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成骨/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5774ss_c=ssc.citiao.link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不断地进行着重建,骨重建过程包括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38957ss_c=ssc.citiao.link物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破骨与成骨过程的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骨细胞:是成熟/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09311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相当于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细胞转化而来。当新骨基质钙化后,细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时细胞的合成活动停止,胞浆减少,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能产生新的基质,改变晶体液,使骨组织钙、磷沉积和释放处于稳定状态,以维持血钙平衡。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是骨细胞的一种,行使/view/2090225.htm骨吸收的功能。破骨细胞与/view/1284650.htm成骨细胞在功能上相对应。二者协同,在/view/52890.htm骨骼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表达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组织蛋白酶K是破骨细胞主要标志。骨陷窝:/search?word=%E9%AA%A8%E7%BB%86%E8%83%9Efr=qb_search_expie=utf8骨细胞的胞体埋在坚硬的/search?word=%E7%BB%86%E8%83%9E%E9%97%B4%E8%B4%A8fr=qb_search_expie=utf8细胞间质的腔隙,叫骨陷窝。膜内化骨:由含骨原细胞的结缔组织膜直接骨化而成骨。在人体只有额骨、顶骨、面颅骨及锁骨等少数扁骨是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又称软骨性骨发生,即由间充质聚集先形成骨的软骨性胚基,然后软骨胚基不断生长并逐渐被骨组织所置换。颅底、躯干、四肢骨等,主要是以此方式发生。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骨折愈合:指骨折断端间的组织修复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愈合过程;最终结果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骨折直接(或一期)愈合:指骨折端通过直接成骨和骨单位重建从而达到骨性连接。这种骨折愈合只有在切开复位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并采用坚固的加压固定使骨折端紧密对合后才会发生。一期愈合又存在接触愈合和间隙愈合两种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