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参考资料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 《爱莲说》教案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即:传统语文教学目标)   了解“说”这一文学文体;   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解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语;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反对称在文章中的作用;   感悟作者的人生审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熟读文章,达到记忆和背诵的目的。   2、拓展目标:(视基础目标完成情况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适度进行,可部分或全部省略!)   了解作者思想,价值观和处事态度;   了解作者对宋明理学形成的贡献;   了解宋明理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了解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儒释道三家文化与合流   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脉络等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对作者思想的把握,理解作者对君子的定义和期望等。   二、教学难点:借助文章了解宋代理学以及儒释道三家分和发展的大致脉络。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字句篇章)、讨论法(文章大意等)、电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问答法(引发学生对作者思想内涵的初步理解)、   讲授法(结合当时文化环境,深度理解作者思想;并结合文章,使同学们对   宋代文化环境及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大体脉络有初步了解和印象)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展示结合讲授)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说”这一文体;作者简介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2、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解读文章;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详见教学目标--基础目标)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的人生审美追求,理解作者眼中的莲花的形象和对人们处事观的期望——君子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美丽的莲花的图片(引起学生审美和学习兴趣),并提问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莲花的喜爱和兴趣,如:同学们喜不喜欢荷花啊;同学们觉得荷花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她有什么特点等(如果反应热烈,可以形成课堂的整体讨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莲花的优美文章,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评价莲花,又是如何用莲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   2、介绍作者: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来对作者进行介绍和评价,以检查学生大体的预习情况,如果学生预习充分,教师可以只做补充和纠正。   作者资料:   “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