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6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方法 注意事项 实验作业 实验目的 练习剥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根据带纹形态识别不同染色体的末端。 实验原理 发现 1881年,意大利Balbiani在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的“永久性染色质纽”。 1930年前后,研究发现,“染色质纽”实质上是特殊的染色体。 后来,其他学者又在果蝇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染色体。 巨大染色体 双翅类昆虫唾腺细胞的间期核中常看到的巨型染色体。E Heitz和H Bauer(1933)以及T S Parnter(1933)指出了其细胞学意义。 许多双翅类以及种脉翅类昆虫的食道、肠、马氏管和神经细胞中,以及在植物界的胡麻科的胚盘细胞、虞美人草的反足细胞等都能看到具有这样特征的染色体,因此,把这种染色体总称为巨大染色体或多线染色体。 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动物的相同组织的多线化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摇蚊马氏管细胞的染色体最多能复制 9次,从而使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1024条染色单体;而唾腺细胞染色体能复制13次。 双翅目类昆虫的幼虫期的唾腺染色体很大,宽约5u,长约400u,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又称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同、疏密各别的横纹。 果蝇4对唾腺染色体上已确定了6000多条染色带。 巨大原因 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不高。 核内复制:果蝇幼虫的唾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多次复制,但细胞、细胞核不分裂,复制后的染色单体DNA也不分开(核内复制),形成了多线染色体。 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相互靠拢在一起呈现一种联会状态,使其比一般的体细胞染色体粗大。 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巨大; 体联会现象决定了染色体看起来只有半数; 各个染色体中异染色质多的着丝粒部分相互靠拢形成染色中心; 横纹有深浅、数目、疏密的不同,各自对应排列,具有种的特异性。 若有缺失、易位、倒位、重复等现象,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 基因定位 果蝇染色体有102个区,每个区又有A—F六个亚区,每个亚区又有1,2,3……等亚亚区。 如棒眼基因在X染色体的16A区。 实验材料与药品 果蝇三龄幼虫 生理盐水 1mol/LHCl 蒸馏水 卡宝品红 实验方法 三龄幼虫的饲养 剥取唾液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上。左手用解剖针或小镊子压住幼虫后端1/3处,右手的解剖针按住头部黑色口器斜向外拉,将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 解离和染色:取解剖好的唾腺于载片上→→加一滴1mol/L HCl解离2min →→吸去HCl →→蒸馏水洗1次5min→→轻轻吸去蒸馏水,用卡宝品红染色10min; 压片(揉片)及观察: 幼虫培养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要较稀且富含营养 追加酵母 幼虫密度要小 低温培养 唾液腺 位置:在幼虫体前约1/3处。 形状:形如一对香蕉,上小下大。一边常附着带状的不透明的脂肪。 颜色:半透明如玻璃,略带白色,比周围的组织都透明。 注意事项 一定要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水不可过多,否则幼虫易漂起来并且活跃,影响剥离; 剥离时尽量去干净脂肪;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着色; 压片前先轻敲,使之分散,压片时朝一个方向揉片。 实验作业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果蝇唾腺染色体末端 果蝇各染色体臂的形态 各臂的末端模式图 胀泡与基因表达 在个体发育的某个阶段或某些化学物质的诱发下,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纹变得疏松膨大而形成胀泡。 胀泡是基因转寻和翻译的形态学标志,此处DNA解旋呈开放环,RNA的合成活跃,甚至还可观察到从贝尔比尼环上新合成的蛋白质分泌颗粒。 * * 果蝇唾腺剥离示意图 果蝇唾腺染色体 开口小,附近有胀泡 开口小,附近没有胀泡 开口部位粗细较一致 口实底虚 口虚底实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