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74页 第六章 挫折与冲突管理 第六章 挫折与冲突管理 第一节:挫折的预防与调节 第二节:冲突及其处理 第一节:挫折的预防与调节 一、挫折(Frustration)的定义 1、概念。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 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难以满足 时所感受到的挫败、阻扰、失意、紧张的状态和情 绪反应。 2、特征。(1)客观性。我们的一生就是驾驭自己血肉之躯的脆弱的小舟,驶过人世海洋的波涛——培根 (2)双重性。积极效应:“吃一堑,长一智”顺境时的美德是节制, 逆境时的美德是坚忍,这种坚忍的美德就像香料,必须经过焚烧和碾压才最芬芳。 消极效应:使人产生失望、痛苦和焦虑、粗暴的对抗、疾病等。 (3)差异性。主观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样。 A、面临同样的挫折和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感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B、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构成的挫折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样。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产生挫折的一般因素 1、客观因素(外在因素) 由它引起的挫折又称环境起因挫折 。 ①自然环境: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 空间限制、时间限制、自然灾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 空间狭小、噪音大、照明差、工作单调乏味、超时工 作等。 ②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经济、道 德、宗教、习俗等人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当、 管理方式不妥、岗位和能力不适合、人际关系紧张、 经营失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 2、内在因素。 ①个人的生理条件: 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带来的限制。 ②动机的冲突: 竞争和合作的冲突;满足欲望和抑制欲望的冲突;自由和现实的冲突。 (二)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1、组织的管理方式。如X理论:用权威、控制、惩罚等 方式管理职工。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上下级沟通不畅;过分强调竞争 和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3、工作性质。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个人才能和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4、工作环境。通风、照明、噪音、安全、卫生等实质环 境;单调乏味、缺少变化使人感觉丧失。 5、其它。工作休息安排不当、强迫加班、恶性延长时间、 工资偏低、不公平的晋升制度等。 三、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 人们对挫折的感受程度是与个人的容忍力(Tolerance)不同而有差异的。 一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的高低与下列四个条件相关: ? 生理条件 ? 思想政治条件 ?社会经验条件 ?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条件 四、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个人在受到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表现: (1)积极的防卫方式 (2)消极的防卫方式 (3)平衡性防卫方式 (一)、积极的防卫方式 (1)升华 (2)补偿 (3)幽默 (一)、积极的防卫方式 是一种理智的、有促进作用的防卫机制。 1、升华。改变不被社会所公允和接纳的动机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需求,以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最富建设性的防卫机制 司马迁受辱而著《史记》、孙兵膑脚著《兵法》。 2、补偿。当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适时,力图以某种方式来弥补这种缺陷,以消除不适感的反应。是扬长避短的防卫机制(如失手后用脚)。 3、幽默。身处困境或尴尬时,通过含蓄、俏皮、双关等语言来解决。 (二)、消极的防卫方式 (1)攻击 (2)冷漠 (3)退化 (4)固执 (5)推诿 ? 攻击 产生攻击行为的四种因素: (1)受挫折驱动力的强度; (2)受挫折驱动力的因素; (3)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 (4)随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惩罚的强度。 ? 冷漠 个体受挫后,无法攻击或攻击无效时,以沉默、冷淡、无动于衷、失去喜怒哀乐的冷漠的态度表现出来。原因: (1)长期遭受挫折; (2)个人感到绝望 ; (3)心理恐惧、生理痛苦。 ? 倒退 又可称为“退化”或“回归”。这种情绪是指,当一个人受挫折时,会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的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撕破衣服、咬手指头、无理取闹、毫无理由的担心、轻信谣言等(汽车上的骗局)。 倒退的另一种表现是受暗示性。 ? 固执 个体受挫后,一再采取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式。缺乏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