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教案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人。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一、成长年代1891年,胡适出生于上海。1893年,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台东直隶州知州)任所。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随母先行离开台湾,回上海。随即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熟读书。1904年,到上海,进梅溪学堂。1905年,进澄衷学堂。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是年,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小说、诗歌与文章。1908年,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1909年,新公学解散,失学失业。1910年,在华童公学教国文。5月,去北京。7月,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名字报考,此后正式叫胡适。在上海六年学习与工作,胡适接受了新思想,并用白话文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可说奠定了他后来发展的起点。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人看。——胡适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新民说》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胡适二、北美求学1910年8月,赴美。9月,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1912年9月,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1914年6月,得学士学位。1915年9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1916年,自2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隽、杨杏佛等友人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1917年5月,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6月,结束七年留学生活,起程归国,7月10日,到达上海。个人要学什么?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胡适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的三个主要来源:西方写实主义文学。胡适认为,中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而呻;二曰模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要救此诸弊,他主张“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避之”。进化论的观念。“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只是‘活文学’随时起来代替‘死文学’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平民主义思想。“文学在今日不当为少数人之私产,而当以普及最大多数之国人为一大能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模仿古人;三,须讲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三、回国(一)任教北大1917年8月,任北京大学教授。是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19年1月,被聘为《新潮》杂志顾问。2月,参加《新教育》编辑部工作。5月,在上海迎接杜威来华讲学。6月,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0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讲学。11月,代理北大教务长。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一九二九年重排,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中古哲学史前七章)1920年年底,与《新青年》脱离关系。著《尝试集》。1921年,著《胡适文存》一集。1922年4月,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5月,由他主撰的《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同月,与蔡元培、王宠惠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好人政治”。1923年,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主任。1924年12月,主编《现代评论》。著《胡适文存》二集。1925年2月,参加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科学精神便是尊重事实,寻找证据,证据走向那儿去,我们就跟到那儿去。科学的法则便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整理国故”,“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胡适“我对于此次政变,还不曾说过话;今天感于一时的冲动,不敢不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胡适致信外交部长王正廷,1924年11月5日一个人去看一个人,本也没有什么

文档评论(0)

kk34000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