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第六讲 科学社会主.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第六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 当代世界的命运 在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正面临两个严峻的挑战 其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正确回答这两大挑战,正面应对这两大挑战,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今和今后获得新发展、大发展的两大机遇和两个突破口。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一、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各个门类的科学家从各自门类的角度预测现在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新时代。 综合起来看,可以认为,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从60年代以来,就有许多西方学者提出了预测未来社会形态变化的各种各样的观点。 如:1962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提出,新科技革命将要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一书,提出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人信息社会。 日本学者界屋太一在他所著《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认为将来的社会是知识价值社会。 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从这场新科技革命中,从资本主义的晚霞中看到未来共产主义的曙光。 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扬弃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创造了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更进一步看,未来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了前提。 二、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 要认识当前的时代,不能只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着眼,还需要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来把握。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制度的变化是同科技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的。 进入20世纪,列宁对新时代有许多概括。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把列宁的这些思想概括成“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随着各国党独立自主地发展,它们对时代的看法也开始多样化。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问题的看法几十年来也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沿用列宁、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提法,从40年代起关于时代问题开始有自己的提法。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 1973年党的十大对时代问题有了新的提法。周恩来在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说:“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我们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987年党的十三大也没有对时代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是在文件中提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重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究竟应当对我们当前面临的时代作出什么样的概括?应当怎样理解当前社会制度方面所处的时代?我国理论界已经讨论了多年,意见并不一致。 一种看法主张继续保留列宁、斯大林的提法:当前的时代还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持第二种看法的人占多数,认为列宁、斯大林的提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所以应当用新的表述来概括当前的时代。用什么新表述呢?有的说当前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有的说是“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或者“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时代”。 当年毛泽东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后来邓小平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来概括时代,都是对不同时代世界主题的精辟概括。 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重申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继续坚持了这一提法。 持第三种看法的人主张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当年列宁、斯大林的提法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