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12 VSQ/TT TT-057-0812 点火装置 目录 双火花线圈 带外部输出级 双火花线圈 单火花线圈 带外部输出级 单火花线圈 带集成式输出级 点火系统 单火花线圈点火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 点火系统 点火特性线 防爆震控制 防爆震控制 减小点火角度 非常感谢。 售后服务培训 售后服务培训 双火花线圈 单火花线圈 点火系统 防爆震控制 输出级 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信号 初级线圈 30 kV 点火 上止点 1 kV 重叠上止点 +15 次级线圈 点火上止点中的气缸 1 来自线缆的点火电流 来自线缆的点火电流 气门重叠上止点中的气缸 6 174/16A_B 从气缸盖来的点火电流 接地线缆 气缸 1、2、3 的输出级 点火线圈 发动机控制单元 必须用相应的工具才可拆卸和安装点火线圈。 260_034 高电压二极管 260_068 集成式输出级 G40 霍尔传感器 1 249_007 根据传感器信号,通过点火特性线控制 点火时间点 上止点之前的点火角度 单位 °KW 转速 负荷 点火特性线 爆震燃烧 249_008 点火时间点 时间 早 晚 3.1 ° 出现爆震 0.35 ° 3.1 ° 这是一个用于假设的两缸发动机的带双火花线圈和外部输出级的点火装置电路图。 每增加一个点火线圈,都将增加一个信号线和一个与初级线圈连接的连接件。 所有的初级电路共用一个接在输出级上的接地线。 所以,这种方式的连接,例如,带 3 个双火花点火线圈的 6 缸发动机,其输出级上就有 7 根连接线。 楞次 (Heinrich Friedrich Emil Lenz)(1804 年 02 月 12 日 至 1865 年 02 月 10 日)是一个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楞次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因此可得出:次级电路方向是与初级电路方向相反的。 6 缸发动机上双火花线圈的应用举例。 次级电路通过第二个火花塞形成了闭合。 这是一个外部输出级和单火花点火线圈的连接图。 单火花点火线圈结构中,次级电路不是通过第二个火花塞而是通过一个单独的接地线形成闭合电路。 如果断开这个接地线,可能会造成点火线圈、输出级和发动机控制单元损坏。 现在的系统中的输出级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集成在点火线圈中。 高电压二极管的作用是在接通初级电流时阻止产生点火火花。 由于有这个二极管,所以无法用欧姆表进行测量。 可用数字储存示波器(DSO)进行测量以作为比较: 在点火线圈面上方进行感应式测量,得出 DSO 的测量峰值(与其它线圈进行比较) 从负荷与转速(即主要参数)传感器信号中得出一个特性线(见下一张幻灯片)。 其它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电位计,防爆震传感器,踏板值传感器)的信号是纠正信号或同时也是纠正参数,可影响特性线。 原则上,只有达到一定的冷却液温度和负荷,防爆震控制装置才开始工作。借助凸轮轴上的霍尔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可以识别出是哪个气缸发生爆震(气缸选择性防爆震控制)。 如果爆震持续发生,则系统增加混合气的供应,如果发动机带涡轮增压器,则降低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力。 若爆震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失灵,发动机控制单元将防爆震控制装置切换到应急运行模式,并使用一个固定的点火时间点。 实际中应特别注意: 只能使用爆震传感器原装螺栓,注意拧紧力矩! 到底什么是爆震燃烧?一般情况下,混合气由火花塞点燃。 此间产生一个冲击波,其扩散速度快于火焰前端。 冲击波提高了燃烧室的压力,有时候可以导致其它地方产生自燃。 两种火焰前端相撞,产生爆震声音。 (见右下角鼠标点击后出来的动画)。 燃烧速度迅速提高数倍,并在局部地方出现很高的压力和压力波动。 通过延迟点火时间点,使产生最大压力的时间点也延后,使之在活塞往回运动过程中产生。 由此扩大的体积,于是压力相应较低。 这个过程阻止了自燃的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