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邱园[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国邱园[精选]

邱园概述 设施 邱园内建有26个专业花园:水生花园、树木园、杜鹃园、杜鹃谷、竹园、玫瑰园、草园、日本风景园、柏园等。园内还有与植物学科密切相关的建筑,如标本馆、经济植物博物馆和进行生理、生化、形态研究的实验室。此外邱园还有40座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物。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和进步,邱园已经从单一娱乐性的植物收集和展示转向植物科学和经济的应用研究。 温带植物室(Temperate House) 邱园最大的温室,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温室,是现存的最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玻璃钢结构建筑,面积4880平方米,是棕榈室的两倍。分别于1859年~1863年、1895年~1897年两个阶段建成,全长183米,展示了1666种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植物。展示的内容按地理分布布置:北翼展示亚洲温带植物;北边八角亭展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植物;南边八角亭展示南非石楠属植物和山龙眼科植物;南翼展示南地中海和非洲植物;中部展示高大的亚热带树木和棕榈植物。不但能欣赏到番石榴、芒果、番木瓜、树番茄等珍奇果树,还可一睹好望角石南、智利油棕、墨西哥多浆植物,婆罗洲和新几内亚山茶、杜鹃的独特风采,在中心区还能见到各种柑橘、茶、奎宁等重要经济植物。 威尔斯公主温室(Princess of Wales conservatory) 为纪念威尔斯王妃奥古斯塔(Augusta)而命名,戴安娜王妃参加了1987年7月的开幕式。这个邱园里最复杂的公共温室占地4490平方米,采用了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通过调节供热、湿度、通风、采光系统,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燃料和水,创造了从干旱到湿热带的十个气候区,以便适应不同气候类型植物的生长。这里的植物都尽量按其自然生长状态布置。节能是该温室的一大特色。室中植物极为丰富。热带干旱区与潮湿区的植物在这里各逞奇姿,共聚一堂。干旱区的仙人掌、龙舌兰、芦荟、生石花等格外惹眼。潮湿区中,天南星科、苦苣苔科、秋海棠、龟背竹等植物争奇斗艳。巨大的亚马逊王莲,叶片硕大如盘,花朵娇艳美丽,更是其中光彩夺目的明星。这里还有奇妙的食虫植物如美洲瓶子草、捕蝇叶,广为人知的经济植物香蕉、菠萝、胡椒、生姜,以及丰富多采的蕨类和兰科植物。 棕榈室(Palm House) 棕榈室(Palm House):外形象一艘倒置的航船,是全球最著名的温室之一,全长109米,中部宽30米,高20米,建于1848年,英国正值国力鼎盛之时,在优美宁静的王家植物园里,作为英国人战利品搬运而来的热带棕榈树,被安置进了一座通体透明的宫殿,这就是游客进门后看到的第一个温室——棕榈室。棕榈室建于1844年~1848年,是邱园里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世界上幸存的最重要的维多利亚时代玻璃钢结构的建筑。这里是棕榈科植物多样性展示中心,温室里创造了与热带雨林相似的气候条件,展示了974种植物,分为非洲、美洲和澳洲植物展区,有着各种热带雨林植物,如棕榈类的油棕、西谷米和可可。还有攀缘植物、附生植物,以及人们熟知的橡胶、棉花、香蕉、咖啡等经济植物。这里保存的棕榈类植物中有四分之一在野生环境下已经濒临灭绝,是热带地区的活化石。在棕榈室的地下室还有海洋植物陈列室,分别呈现了四种重要的海洋自然环境以及身在其中的鱼类、珊瑚、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展现了海洋植物的重要性。 高山植物温室(Alpine House):邱园最小的温室,1981年建成。 睡莲温室(Water Lily House):邱园历史建筑之一,建于1852年,位于棕榈室的附近,专门为栽培王莲设计。面积226平方米,展示了86种植物。由于栽培不好,1866 年改为经济植物馆,栽培药用植物和烹饪作物。1991年恢复原用,它是邱园中气候最湿热的一个温室,主要展示热带水生植物,冬季闭馆(11月~3月)。 植物进化馆(Evolution House):进化馆的植物进程从4万亿年前的无生命的不毛之地时代开始,到6亿年前的第一个真正的植物——海藻,到4.5亿年前的陆地植物。主要展示了陆地植物出现后的三个阶段:志留纪、石炭纪和白垩纪。 建筑 钟楼(The Campanile)是一座意大利风格的古罗马式建筑,建筑师Decimus Burton当时设计是作为棕榈室(Palm House)的锅炉烟囱。 宝塔(Pagoda):1762年为Augusta王妃建,由威廉·钱伯斯设计,当然也是作为他本人对中国建筑兴趣的一种纪念,在18世纪中期,英国的园林设计中非常流行中国风。宝塔高50多米,共十层,八角形的结构,塔顶的边缘有龙的图案,整座塔色彩丰富,为邱园宁静的南部创造了一个景点。 敕使门(Chokushi-Mon,又称日本门Japanese Gateway):为1910年日英博览会(Japan-British Exhibition)而建,于1911年移至现址,是以京都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