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中的花园
心中的花园
王燕
大自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安放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发现它、珍惜它、浇灌它、培育它,让它花开满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回首36年来自己心中的那座花园,它有时生机盎然、花儿开放,有时也会杂草丛生、布满荆棘。
自我成长分析
童年
在我出生之前爸妈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一个留在山东的老家,一个随父母去了江西,不幸的是到江西后不久二哥就夭折了。于是在1973年,我便在南国的冬天降生了,爸妈对我这个女儿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家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成长港湾。
在我两岁时,我们全家由江西迁回了山东。随后的十几年中,由于父亲工作的变动,我们开始经常的变换住处。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很小时就帮妈妈收拾坛坛罐罐,看妈妈忙忙碌碌整理打包东西。不断的搬家曾让我的心中一度充满了恐慌,它要求我离开熟悉的一切,而不得不去面对陌生。在这样的搬迁中,我变成了一个安静、顺从、沉默的小女孩,或许这是一个小孩面对一个新环境最被动的表现和最容易保护自己的方式。
6岁那年我上了育红班,因为不喜欢教室里的土台子,也听不懂老师所教的复韵母,回家以后经常哭闹,不肯上育红班。我的坚持不懈终于让父母心软了,他们同意了我的要求,不送我上育红班,却又送我去了小学,对老师说:让孩子跟您念书,能跟上就跟上,跟不上明年再学。就这样,我结束了半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后插进了小学一年级。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班主任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严厉的女教师,她爱喝茶,总是带着茶壶茶碗去教室上课。记得那是第一次听写汉字,插班的我写的一塌糊涂,“牛、羊、角”缺胳膊少腿,看着老师把写错字的同学一个个叫到讲桌前,重重地把本子摔到他们的脸上,我害怕极了。当轮到我时,老师给我这个小女生留了面子,把本子远远的撇在了地上,拾起本子,回到座位上泪水便不停地流淌起来。看到我哭,老师凶巴巴地对我说:“给你两个茶碗,一个眼睛接上一个,哭不满不许回家。”止住泪水的我悄悄拿起小刀割破了自己的手指,鲜血流了出来。当时学校条件差,无法包扎,老师只好让我回家了。现在看来,这应该算是自残行为,至今我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会有那样的举动,或许是对老师的反抗吧。这暴露了与我外表不一致的内心世界——反抗与倔强。从此以后,我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遥遥领先,提前一年完成了小学学业,升入了初中。
少年
刚上初中那会一切正常运转,我仍然埋头学习,经常参加各科学习竞赛。在初二下学期情况发生了逆转,我换了一个不爱学习的新同桌,很快我们变成了好朋友,我和她一起读小说、逃课,这一切让我觉得新奇而刺激。我被金庸武侠小说的离奇情节迷住了,想尽一切办法搜罗来阅读,终于学习也慢慢荒废了。初中毕业时,因成绩太差,学校没给我参加中考的机会。当我灰溜溜地一无所有地走出校园,真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现在想来,少年期是一个危险的、不易把握自己的年龄阶段,一个需要成人理解和引导的阶段。初中的“滑坡”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两点: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变革。我的初中正处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下海淘金”的风潮也到了乡镇的中学里,一部分教师逃离了教育职业,而留下的教师中一部分人也开始动荡不安,缺少了敬业精神,疏忽了对学生的管理。那一年的中考,我们班被剃了一个“光头”。另一个原因是,少年时的我认识问题偏激,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那时觉得朋友就要讲义气,同甘苦共患难,就要一起逃学,共同爱好读小说,一起不把学习当回事。年少的能量和精力总要释放,年少的心总要有所归属,如果不是在学习中释放,不是归属于班级,那便在逃学、读小说中释放能量和精力,在朋友的小团体中找归属感。初中时被成长的懵懂所包围而迷失了自己,荒芜了心中的花园。
青年
1987年我去了一所离家近80里地的全县唯一一所设在农村的高中去求学。第一次住集体宿舍,与麻雀、老鼠同憩一室;第一次吃大锅饭,馒头硬的像石头、米粥稀得像镜子;冬天捣破盆里的冰来洗脸;夏天一把折扇驱不走炎热和蚊虫。现在看来高中的生活是我人生中最苦的一段,可当时并没有觉得怎样苦。那段时光苦中有乐,学习扎扎实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参加文学社、创办校报,结识了许多有才气的朋友,大家相互鼓励携手走过了那段青春岁月。
1991年我走进了大学校园。在第一学期,一种莫名的焦虑和自卑渐渐从没有目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中升腾起来,让我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我不能像立志考研的同学那样全身心投入学习,紧张而充实;也做不到像某些同学频繁参加各种各样的交际演出活动,忙碌而快乐。我只是一支蜷缩在角落里不引人注目的丑小鸭吗?我究竟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又要去向何方?我的外表、举止怎样?我是什么气质类型?有什么性格特点?我的能力类型是什么?我的兴趣点又在哪?我未来的人生设计是什么?我去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哪些?是跟潮流做一朵美丽瞬间的昙花,还是做本来可以灿烂许久的菊花?困惑思索,察觉自我,审视自我,让我终于明白了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