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国民法上物权变动的模式 意思主义 (对抗主义) 法国、日本 1、物权的变动是债权契约的结果 2、物权的变动仅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不必有交付或登记行为也能对当事人发生效力 3、交付和登记行为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形式主义 (要件主义) 德国民法 1、物权变动必须要有物权契约 2、物权变动的效力直接以交付标的物和登记为条件 折衷主义 瑞士民法 1、物权变动除了债权契约外必须要有登记和交付等形式要件 2、物权的变动不依赖于独立的物权行为 双方当事人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12个月以后再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签订后,六个月出卖人患了精神病。 按德国物权行为理论很容易解释该合同,合同成立后,债权行为已生效,因该物没有发生移转,物权行为不生效,买受人可以通过债权得到补偿救济。 按法国民法的意思主义分析,合同成立,对方意思表示一致,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买卖人取得标的物所有权,但实际上要等到12个月以后才能行使该权利。其间,出卖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用法律去强制一个精神病人返还所有权,保护买受人的权利。 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与折衷主义 甲乙双方经自愿协商,就私房买卖达成协议并已经互为交付,双方当事人到房管局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两次均因登记工作人员没有上班而没办成。 买受人入住房屋之后出卖人反悔,以未办理登记手续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返还房屋。 (四)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 物权行为理论经过温德夏特、耶林等著名德国法学家的发展和丰富,形成极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成为德国普通法学的“通说”和“基本原理”,并对普鲁士法和奥地利民法产生极大影响,后经过曲折的历程,最终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 1.可以使法律关系明晰,有助于法律的适用。 2.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 3.有利于减少举证困难。 我国物权法上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将物权变动的效力与合同的效力相分离 1.物权法第14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依法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要件主义); 2.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3.第24条、189条规定交通工具和动产等物权的设立、变更,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对抗主义)。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且不能有多个物权 B、特定物和种类物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种类物经过选择、购买后也可以特定化而成为特定物 C、物权的权利主体总是不特定的人 D、当事人申请进行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的,不得要求撤回登记 2、下列民事权利中,不属于物权的是( ) A、抵押权 B、质押权 C、姓名权 D、土地所有权 3、下列物权属于自物权的是( ) A、地役权 B、所有权 C、抵押权 D、留置权 4、按照民法理论,物权的核心是(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支配权 D、处分权 5、物权是( ) A、请求权 B、形成权 C、抗辩权 D、支配权 6、甲占有乙借给他的一套西服,其后甲、乙约定将该套西服出卖给甲,自双方买卖合同成立之日起,该套西服的所有权即移转给甲。这种交付方式被称为( ) A、现实交付 B、简易交付 C、指示交付 D、占有改定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民法原理中物的分类,下列选项中属于主物和从物的关系的是( ) A、锁和钥匙 B、汽车和备胎 C、电视机和遥控器 D、自行车和车筐 E、上衣和裤子 2、甲出租房屋一间给乙,每月租金300元,该300元租金属于民法上的( ) A、可分物 B、种类物 C、从物 D、孳息物 E、特定物 3、抵押权属于民法上的( ) A、自物权 B、他物权 C、用益物权 D、担保物权 E、限制物权 4、我国民法对物权的保护方法有( ) A、确认产权 B、返还原物 C、恢复原状 D、排除妨害、消除危险 E、赔偿损失 三、名词解释 1、物权 2、物权的效力 3、物权的变动 4、物权的保护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权的效力 2、简述交付的具体形态 五、论述题 1、试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2、试论物权的法律特征 六、案例分析 被告(某市商业公司)在与原告(该市纺织厂)相邻的20米处建造一大厦。在基础工程建设期间,因施工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原告纺织厂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