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籽油
江南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800t/d茶籽制油预处理车间设计
设计人:张捷
指导老师:赵晨伟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
目录
2.3工艺说明及论证
a.烘焙:目的是一方面降低茶籽水分含量,以利于下一步的脱壳和提高出油率,另一方面是通过热烘使菜籽细胞内部胶体、糖分、纤维素、蛋白质凝固以利于压榨出油。当茶籽水分含量超过16%时,压榨前就应经过烘焙这一工序。经过烘焙的茶籽称为下茶籽,要求水分含量在13%~15%,此时籽仁与外壳基本分开,脱壳率较好。如果水分再低一些,虽然脱壳率和炒料工序都好,但脱壳时破碎的小片仁较多,给风选增加困难,碎片仁有些比壳还轻,易被风吹走。
烘房的大小应根据各厂的加工量而定。烘房中设置长方形的焙床,100m焙床可烘焙5000kg茶籽,每12~14m,要有一个烧火点,焙房要求空气流通,水气易散,不易着火。
焙床的形式有:一是用钢丝网全部铺平的,一是用竹帘铺成一高一低的,高低相差约20cm。因在烘焙过程中药不时翻动,采用一高一低型式的焙床,易于翻动茶籽。焙床采用楼梯状炉灶,以茶壳作燃料,炉膛做成卧式的“百叶窗”形式,用砖封顶。烧火后热空气通过“百叶窗”进入焙床下部空间,上升透过铁丝网而烘焙油茶籽。
茶籽烘焙4~5h后,就要将上层翻到下层,再烘焙4~5h,抓一把撬出响声时就可下焙,这时茶籽含水量基本在13%~15%,含水分20%以上的茶籽,要焙干到13%~15%的含水量,约需8~10h。烘焙茶籽不能用大火,若火大会形成高水分,茶籽表面塑化,包裹着里层的水分气散不出来,以致外熟内生,造成茶仁炒温产生外表焦糊、入榨水分超过要求,同时在压榨中容易产生漏渣和出油率低的现象。
b. 清理:油茶采收过程中必然渗杂一些泥土,砂粒碎石,以至碎铁器等,必需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油脂质量。因此,清理工序虽然简单,却不应忽略。
清理的手段,一是风选,利用风力将茶籽与杂质分开,可采用赶风车,也可用配有鼓风机的除杂设备;二是筛选,采用振动筛和溜筛将杂质去除;三是磁选,利用磁铁装置将夹杂在茶籽中的铁器件吸出干净。
清理工序采用低频振动三层一级清理筛,筛的角度是30°,振动幅40mm,转速40转/min。
第一层薄板冲圆眼18~20mm,将粗杂物,泥块分离出来。第二层筛是0.6mm钢丝织成,筛眼12mm×15mm,这一层筛的筛上物是清选的干净茶籽,筛下物再遇过第三层回收。第三层筛的是0.6mm钢丝织成的方眼8mm×8mm。筛上物便是较小的茶籽和碎小茶仁,筛下物是泥沙和杂质。
c.剥壳:茶籽包括茶籽壳和茶仁两部分,茶油存在于茶仁中,茶籽壳基本不含油,没有必要拿去压榨,否则,在压榨过程中,茶籽壳反而要吸附一部分茶油,降低出油率。去掉茶壳,不仅能提高出油率和麸饼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榨机的处理量(因为茶籽含壳率达35%左右),带壳压榨必然增加对榨机部件的磨损,还要耗用较大的动力,故压榨之前必须脱壳。
根据茶籽壳脆的物理特性而研制的茶籽剥壳机,是利用离心力甩出茶籽,达到击破其壳的目的。粮食部把这种剥壳机以及下一步压扁工序用的压扁机选定为制油设备,每小时剥壳量可达1.5t以上,剥壳率90%以上。
BKL-25型茶籽剥壳机,结构小巧玲珑,主要由一个扁形的铁壳和一个装有六个叶片的转盘所组成,传动轴的转速为1800转/min,茶籽从剥壳机的中心位置装入,遇过圆盘带叶片高速转动的离心力,碰撞壳壁和挤压摩擦使茶壳破裂,茶壳茶仁随着圆盘的转动方向推向出口,然后再进行仁壳分离,脱壳率达90%以上。为达到种仁不破碎的要求,必须控制茶籽水分含量,最好是12%~14%。这种茶籽的仁壳呈分离状态,用手摇有响声,在剥壳机内碰撞和摩擦挤压,茶壳易破碎而茶仁保持完整,为下一道工序仁壳分离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茶仁水分高,仁与壳相连,不仅剥壳率低,仁与壳不易分离,而且还给以后的轧胚和蒸炒带来困难。如果茶籽过干,水分低于12%,则茶仁易被击碎不易收回而损失。只要茶籽水分不低于12%和不高于15%,脱壳率可达90%~95%,碎仁率不会超过5%。
d.筛风选(壳仁分离):茶籽出仁率一般是65%~70%,脱壳后要经过筛,风选才能将仁与壳分离,筛风选后要求仁中含壳不超过5%,壳中含仁不超过0.5%~1%。仁壳分离的主要设备是振动筛和风车。
在风选流程前面装上一架振动筛,振幅为50mm,转速50转/min,斜角25°,二层筛片均为长方形筛眼,0.6mm钢丝编织,第一层筛眼为10mm×8mm,第二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