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虎杖1

简介   虎杖 Huzhang 虎杖 【药材学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基原】本品为蓼科 Polygonaceae 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采制贮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英文名:Tiger stick,Japan Fleeceflower,Giant Knotweed   形态特征: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无毛,高1—1.5米。根状茎横走,木质化,外皮黄褐色。茎直立,丛生,中空,表面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叶片宽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 6—12厘米,宽5—9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托叶鞘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细长,中部有关节,上部有翅;花被5 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结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蕊8;花柱3裂,柱头鸡冠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 虎杖 褐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贵州。   用途:根状茎药用,有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性气管炎、降低血脂等功效;全草可作兽药,治牛鼓胀症、黄蜂胃病;并可制农药,对防止螟虫、蚜虫等有效;根状茎和叶都含鞣质,可提制栲胶。根状茎含黄酮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虎杖甙。 用根状茎或种子繁殖。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根)微温。\ 主治    虎杖 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附方:虎杖的功用是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现在临床上用虎杖、木香、枳壳、黄芩配方治肝 含量测定    虎杖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大黄素0。1mg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在105℃测定干燥失重),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约9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0kHz )3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 圆底烧瓶中,挥去甲醇,加2。5mol/L硫酸溶液20ml,加热回流1 小时,稍冷,加氯仿约30ml,继续回流2 小时,冷却,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置50ml量瓶中,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约8ml,氯仿液并入50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 和3ml ,挥去甲醇;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ml,蒸干;上述三份残渣各精密加入2% 氨溶液与5% 氢氧化钠溶液的等量混合溶液20ml使溶解,用三号垂熔漏斗滤过,取续滤液,以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520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1。5% 。   【备注】(1)用于风湿痹痛可单位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西河柳等药。用治黄疸、胆结石等症,可配合茵陈、连钱草等同用。治淋浊带下,可与萆薢、薏苡仁同用。用于瘀阻经闭症候,可配合茜草根

文档评论(0)

hhg35b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