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塘镇.doc-常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塘镇.doc-常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要览表 支塘 镇 序号 类 别 项目名称 被调查人 所在 地点 起始年代 基本内容 传承人情况 资料情况 1 人生礼俗 婚礼 茶担 杨阿喜65岁 徐政村 支东村 凤泾村 民国 茶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供茶水,而是婚俗中主持四项仪式包括在婚礼上吩咐新郎新娘分赴各桌敬酒、递烟,举杯互祝。宴会结束后,茶担还要吩咐祭祖和炒万山等事宜。 杨阿喜65岁 杨阿炳(杨阿喜师傅) 陆永球50岁 黄根元74岁 有整套的发禄,茶碗,饭桶,筷子,杯子等。 其他 压岁钱 符美珠 (知情人,41岁) 何北 清末 初二、初三、初四日亲友互相“拜年”,长辈以红纸包钱若干给小辈,名为“压岁钱”。 集体传承 《何市镇志》有记载 丧礼 哭娘 陈连福66岁 凤泾村 清末 旧时,人死后请人帮哭,从出生开始,历数做娘的辛苦,往往使死者家属感动,闻者也动容。现在很多家庭的老人去世后,年轻人往往不会哭而请哭娘来代替,因此,哭娘行当又件兴盛。 陈连福66岁,女 口述,无资料 2 民间舞蹈 岁时节令习俗舞蹈 江南生产习俗舞蹈 沈岳滨 1947年生 支塘社区 解放前 江南生产习俗舞蹈:《舂米乐》、《莳秧舞》、《纳鞋底》、《采红菱》、《喜收镰》(生产生活习俗) A.群舞《舂米乐》:道具:舂头、石臼、草帽、传统蓝花布上衣、围裙、传统蓝花布半长裤。配上江南民间小调:《棱灯调》、《紫竹调》、《吴歌调》等,唱得是白茆山歌及田歌等水乡民歌。一般为6人。 B.群舞《莳秧舞》:道具:斗笠、蓑衣、汗巾、土方格包头巾,彩色大襟上衣、中裤、赤足。配上《丰收乐》、《莳秧舞》乐曲。人数不限。 C.群舞《纳鞋底》:道具:鞋底、鞋面、针线篓,大襟上衣,直筒裤,黑布鞋,白纱袜。领舞者为一戴眼睛的中老年妇女。配上《纳鞋舞》曲。一般8-9人。 D.《采红菱》:道具:长腰篮、草帽,彩色大襟上衣、中裤,赤足。配上《采红菱》曲。人数不限。 E.《喜收镰》:道具:镰刀、汗巾、草帽,传统生活服饰。配上《丰收乐》曲,男女不限,一般是8-10人。 1947年3月15日出生,自幼喜欢民间舞蹈。他所排演的民间舞蹈深受老百姓喜欢。 有照片及文字材料 调龙 顾雪坤63岁 沈岳滨63岁 八字桥 支塘社区 解放前 每逢春节,东乡有调龙的习俗,伴与锣鼓鞭炮,表演上有文武之分,文狮着重表演,细腻诙谐。武狮着重技巧,动作粗诳,主要表现狮子勇猛威武的性格。支塘的舞狮,颇具南狮风格。民间认为龙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如意之兆。故每逢舞龙队来总要摆设“毛巾、红包”犒赏表演者。 顾雪坤63岁 沈岳滨63岁 高伟英52岁 朱雪荣60岁 张玉英55岁 有青龙、红龙及金龙各一条,锣鼓、服装、头饰均有 滚灯 顾自新1930年生 窑镇 1953年学艺 滚灯:用毛竹制成50公分直径的小镂空圆形物,里面放好直流电电珠,电珠要用红布或者绿布包好(忌用黑白布)。小圆形物的四只角与外面直径1.2米大毛竹镂空物相连。重量约100斤,滚动时灯亮铃响。其滚动的方法有:盘头、缠腰五花、白鹤下蛋(胯下)。(传人顾自新,出生1930.1.27,1953年学艺) 顾自新1930.1.27 无 3 消费习俗 饮食 烹饪 王阿三79岁 凤泾村 解放后 旧时,普通人家婚丧喜庆多要准备酒席,招待亲戚朋友。酒席有汤、炒、冷盘、点心等,一般多请专业厨师来做。厨师一般要火功、刀工了得。特别是东乡的蒸菜,要做工细、配置巧、汤要清、味要鲜。因此,东乡的蓁菜在常熟本地非常有名,好评如潮。 王阿三79岁,师从张炳生 有整套的工具,包括灶、盆子,汤碗等。 吴福元62岁 任南村 民国 吴福元62岁 夏至粥 符美珠 支塘社区及周边地区 清末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变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吃夏至粥夏至馄饨夏至粽等杂粮“以寒其体”,对身体大有益处。 夏至日,本地有吃夏至粥之习俗。粥以糯米掺小麦、赤豆、蚕豆、玉米、红枣、糖等煮成。 集体 有调查资料一份 萝卜丝饺 唐建平 50岁 支东村 民国 萝卜丝饺具有江南风味的民间小吃。 制作方法上:将萝卜洗净刨成丝,用少许食盐略腌后,挤去水份,放入葱末拌匀。另用面粉和冷水调成浆糊状,再用白铅皮(或铁皮)做成的椭圆形模勺,底层铺满粉浆,放入萝卜丝,再用面浆封面,放入油锅内煎成金黄色脱模即成,食时美味可口。 唐建平50岁,师从唐庆 已不生产 酒酿饼 唐建平 50岁 支东村 民国 酒酿饼,春季时令的苏式代表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性善窜透,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常熟地区,支塘酒酿饼最为著名。   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油润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