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理性还是不同的合理性
非理性还是不同的合理性——阿赞德人的案例
分类:免费论文下载中心(定做论文) ? 作者:邱慧 时间:2008-11-2 13:52 ??浏览:18669 次 阅读本论文的英文版
-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赞德人案例的分析,考察了不同学者对阿赞德人行为是否合理的不同看法。作者赞同SSK学者关于合理性及其标准的主张,同意其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并对相对主义自我驳斥的批判进行了反驳。关键词:合理性?阿赞德人?SSK?相对主义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case?of?Azande,?the?paper?examine?different?scholars’?opinions?on?whether?Azande?behavior?is?rational.?The?author?agrees?SSK?scholars’?claim?of?rationality?and?its?standards,?supports?their?grounds?of?cultural?relativism,?and?refutes?the?criticism?of?relativist?argument?from?self-refutation.Key?words:?rationality;?Azande;?SSK;?relativism关于合理性问题,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有过两次大讨论。60年代所发生的“合理性论争”是由彼特?温奇(Peter?Winch)在《社会科学的观念》中倡导的解释学社会学引发的。温奇等人所持的文化相对论立场对社会科学哲学领域造成了重大冲击。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70年代尚未平息,爱丁堡学派又借助科学哲学的革命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认识论相对主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掀起了另一场大争论。这些争论分别由霍利斯和卢克斯(M.HollisS.Lukes)、以及布朗(J.Brown)先后编成两本著名的文集《合理性与相对主义》(Rationality?and?Relativism,?1982)和《科学的合理性:社会学转向》(Scientific?Rationality:?the?Sociological?Turn,?1984)。在此文献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阿赞德人的案例分析,寻找一条探讨合理性问题的进路。一许多学者在论及合理性问题时,都喜欢引用阿赞德人(Azande)的例子。这个案例来自以研究非洲文化著称的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Sir?Edward?Evan-Pritchard),他在其著作《阿赞德人的巫术》(Witchcraft,?Oracles?and?Magic?among?the?Azande)中,描述了一个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迥异的社会。随后,许多哲学家——如M.波兰尼(Michael?Polanyi)、C.泰勒(Charles?Taylor),社会学家——如P.温奇(Peter?Winch)、R.霍顿(Robin?Horton)、E.盖尔纳(Ernest?Gellner)等也相继对它进行了评论和分析。[1]阿赞德人是一个分散居住于中非的民族,又称“尼安-尼安人”,过去曾以食人著称。他们具有比较模糊的神的观念,崇尚祭祖,但更热衷于巫术魔法。在埃文斯-普里查德对阿赞德人的论述中,有两个方面十分有趣。其一是?“毒药神谕(poison-oracle)”,阿赞德人做任何事情、或对任何事情作出判断都要运用这种神谕。具体做法是,给小鸡喂食少量叫“本奇(benge)”的毒药——一种从蔓生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物质,然后大声向它提出一个可以用“是”或“否”的形式来回答的问题。由于作为毒药的“本奇”并不是总能杀死小鸡,因此小鸡的幸存或死去便昭示了神谕的答案。有趣的是,阿赞德人对于重要的问题还要以这种方式提问两次,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在我们看来,如果对于同一个问题,神谕第一次回答了“是”,而紧接着在验证时又回答了“不”,这足以说明神谕是不可信的。可阿赞德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为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提供了很多种解释。据埃文斯-普里查德研究,他们大概设想了不下八种解释,以说明神谕为什么会失败:比如设想采集了错误的蔓生植物、犯了某种禁忌、蔓生植物生长的森林所有者被得罪了,因此破坏了毒药以作报复等等。因此,无论神谕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文化总是会给提问的阿赞德人提供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决不会威胁到这种制度本身的基本有效性。其二是关于巫师的确定。阿赞德人认为,人类的每一次灾难都是由于巫师所施的敌意而恶毒的巫术造成的。而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巫师除了用毒药神谕外,还有一条遗传规则:巫师的魔力实体是可遗传的。男巫师可以把他的魔力实体遗传给他的所有儿子;女巫师则遗传给她的所有女儿。按照我们的逻辑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