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总论笔记.

《刑法攻略读书笔记》 一、刑法论 1、刑法,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犯罪后将受到什么样处罚。简而言之“定罪+量刑”。 刑法的机能在于保护被害人和被告人法益、法制威慑力。 2、刑法的解释。 a、平义解释,即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b、扩大(缩小)解释与类推解释,前者始终在圈内范围解释,有可知性,预测性,有包含关系;后者是发现新理论,没有预测性,没有包含关系。扩大(缩小)解释是合法的,让发条表述更清楚。扩大(缩小)解释超出公民的预测范围是不对的。 对同一法条可以做扩大解释、也可以做缩小解释,但是不能同时做扩大、缩小解释。 c、当然解释:虽然未说明,但能够以法理作出推导。如:举重以明轻等原理.。当然解释不一定全对,他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违背罪刑法定。 d、反对解释:对反面作出了解释,正面当然知道了。 E、类推解释:禁止类推解释,但可以有利于当事人的类推解释。把不包括发条的内容解释后包括在发条内。 3、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能罚、不为罪),罪刑相适应(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平等适用。 罪刑法定既要求立法者、也要求司法者。 4、管辖a、在中国境内的犯罪行为和结果都该我国来管(含航空器和船舶)。国际列车、汽车除外。 B、中国境外的犯罪,按我国刑法三年以下的可以不追究。但公务员、军人在境外犯罪必须追究。外国人在外国侵犯我国公民的,当地法律不追究,我国不追究,他国追究且按我国法律在三年以上的我们才追究。在外国受到处罚的,回国后我们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保护管辖:外国人在国外伤害中国人的行为,适合中国法律。 二、行为主体 1、真正的身份犯(只要求实行犯,不要求间接犯),只有是某种身份才能构成此罪,如贪污。 2、不真正的身份犯,非是某种身份才能构成此罪,但是这个身份去犯罪是属于情节从重。国家工作人员犯诬告罪。不真正的身份犯不是要求有这个身份要求,但有了这个身份构成加重处罚。 3、单位犯罪,本身是单位犯罪,不存在是单位与员工的共同犯罪。但单位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以外的自然人有可能是构成共同犯罪。单位注销了就追究主要在责任人的责任。他可能是不作为犯罪,如重大安全事故罪。单位犯罪是单位整体意志的支配。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法人,不是自然人或者其他法人! 特别注意,只能是自然人的犯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劵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开设赌场罪。单位犯罪不可能构成上述罪状。 为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也是单位犯罪,如财务科科长擅自作出偷税的行为,也构成。即便领导未同意,他是代表的单位利益。 单位犯罪一般是双罚制,即罚款和处理责任人,不能没收财产。纯粹是个别领导瞎搞的,采取单罚,只处理个人,不处理单位,也就是说只处罚直接责任人,不对单位罚款。 三、行为 1、被害人自陷入风险,有风险的认识,而自陷入其中,明知有危险,而如主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而死,那么就是典型的被害人自陷入风险。行为人没有刑法上的危险,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被害人自杀的,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虐待罪时属于结果加重犯。其余自杀行为不属于结果加重犯。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那么行为和结果必然是因果关系。 3、拐卖儿童涉及两个侵犯,一是剥夺了父母的抚养权、二是儿童的自由安全权。 4、A、因果关系:第三者介入必须是非常异常,一般异常不算。 B、甲不知乙有血友病,甲打乙,乙因为血友病死亡。结果为甲对乙死亡有因果关系,但属于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5、家属(如夫妻)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法定的阻止义务;但涉及生命危险有救助义务。 6、危害后果,凡是侵犯了法益,就一定有危害后果。别人利益受损,就一定侵害了。 四、因果关系 1、无A则无B,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2、注意。两个情况都介入的因果关系如何处理?A、如甲乙二人都投毒(未合意),每个人单独的毒量都可以致死,那么甲乙二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都成立因果关系;B、如甲乙二人都投毒(未合意),每个人单独的毒量都不可以致死,那么甲乙二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都成立因果关系;C、如甲乙二人都投毒(未合意),每个人单独的毒量都不可以致死,但被害人先吃甲的,然后再吃了乙的,这里就要考虑第三者因素的介入了。 3、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成立了因果关系,不意味着一定承担刑事责任。故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两者不能混淆。 4、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先行行为----到危害结果,中间是否存在介入因素。 5、因果关系错误。行为的预想效果和危害结果都不变,但是危害行为的发展过程与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甲想杀乙,连开数枪,未打中,乙被吓死,按故意杀人罪论处。这是典型的因果关系错误。 五、客观阻却事由 1、见义勇为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只能是人(只能对人不能对物,包括精神病人)的不法侵犯,这是与紧急避险的区别。防卫过当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