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远航的船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远航的船1

远航的船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各种船的名字、外形、用途,了解船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船的探究兴趣。 2、了解船与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船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各样船的图片 1、同学们,认识这些船吗?认识的话,大声地说出这些船的名称。 二、深入了解各种船 1、课前,老师让你们了解你喜欢的船 ,现在,你能上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吗?介绍的时候,注意介绍清楚,这是什么时候的船,外形怎样?有什么用途? 2、指名上台介绍,四人小组里介绍。 3、船的起源: 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 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 这就是船的邹型. 4、船的发展 古代浮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小资料:公元前483年-前480年,雅典建造的大批三层桨战船迅速完工.在雅典的穆尼奇安和兹阿发现在战争中赶修三层桨战船的干船坞,其尺度为46×6米,此类战船,经专家考证:船长37米,宽5米,撞角外伸3米.低层桨手共54人,中层54人;上层60人,后备桨手30人,除下层外,全部水手武装完整. 低层桨长2.3米,中层3.2米,上层4.3米,其最高航速在静水中可达8节. 古代桨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 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古代远洋帆船 小资料:13世纪末,地中海加莱桨船(Galley)有了一定发展,因为在14和15世纪威尼斯人常是这类桨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设计制造这类战船的实力地位著称,故有时又称之为威尼斯加莱桨船. 中国明朝郑和的宝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 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邹型. 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高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船队,由郑和率领,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索马里和肯尼亚,航程10万余里。 郑和船队规模巨大,每次出航,多则200余艘, 其中宝船40多艘,一般每次两万多人,船队航行的路线,多是唐宋元时期早已为中国航海家所熟悉,但经过几十年战乱渐渐荒废不为人知的航线。这七次航行,重新唤醒了沿线国家对中国航海业的宏伟印象,恢复和加强了他们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大船62艘,连同中小船只共200余艘,水手以及负责护卫的军卒等两万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约147米)、宽18丈(约60米),装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约一千吨,可容千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1433年郑和船队最后一 次航行的时间,比世界著名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沿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时间,都早约半个世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轮船的发明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