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的相关政策及对社会民生产生的影响,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此外应关注社会公平公正的需要,“民生”“平等”“市场”“开放”“交通”“经济文明”等都是当前审视古代经济发展的崭新视角。复习时还要关注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由来、所带来的影响和反映的社会问题。 【例1】 (2015·天津·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立意与点拨】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具,考查学生正确获取材料信息和识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正确识别各图片所代表的农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题中描述的是一种播种使用的工具,B项是西汉时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项;A项二牛抬杠式耕地方式、D项曲辕犁都是耕地工具;C项是三国时发明的灌溉工具翻车。 【例2】 (2015·新课标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立意与点拨】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思想观念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和B项“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不符合史实;D项“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说法错误,朝廷只是认可,不能说明一致。 防范一 不能正确理解题干中的概念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支两部分组成,而题干一般也由情景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有的设问中含有一些学术概念,能否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成为解题的关键。 【例1】 (2015·新课标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解析】 农业是古代经济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首先体现在江南农业的发展,而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故选C项;A项是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B项土地集中加剧明显不是主要动力,海外贸易拓展有利于江南经济发展但也不是主要动力,排除三项。 防范二 不能正确理解政治措施的经济作用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对于政治措施所起的经济作用首先要对措施的时间、性质、适用范围进行界定;其次要分析每个备选项的内涵特征;最后确定题干措施与备选项的逻辑关系。 【例2】 (2015·新课标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对国家的统治已经稳固,A项错误;区域性商帮是民间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明清时期盛行,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文化重心移到南方,明朝时持续,排除D项;迁都北京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南方的物资需要大量北运,这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故选B项。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高考二轮总复习 ·历史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考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一部分 考 向 分 析 考 题 引 路 强 化 训 练 2 3 1 易 错 防 范 4 考 向 分 析 考 题 引 路 强 化 训 练 (点此链接) 易 错 防 范 * *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高考二轮总复习 ·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