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一章 先秦服饰
课 题 第一章 先秦服装 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
本章介绍了中国先秦服装特点,章服制和中国早期的服装形制。要求学生把握这一时期的服装特征。
重 点 1、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冕服制度,它产生于倌天命、事鬼神、终日郊天祀地的特定时期,其形式有利于统治阶级,所以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
2、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对于加强民族联系、丰富服装样式,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难 点 先秦服装奠定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传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章 先秦服装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国的文明史
据近年来考古界考察报告,云南元谋县四百万年以前已有人类生存,这样,就将我国远古人类活动期限上推了二百万年。继云南元谋人之后,陕西兰田人、北京周口店人、山西村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以及内蒙古河套人等创造了早期生产工具,史称旧石器时代。大约在一万年前,由于人们掌握了石器孔等工艺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工具改革,遂跨入新石器时代。种植、用火、定居、饲养、制陶、缝衣等项发明,又标志着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遗留至今的有河姆渡、仰韶、龙山、齐家、青莲岗等多处灿烂文化的遗址。特别是辽宁西部地区相当于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女神庙宇、冢群、村舍等大规模文化遗迹,则将祖国四千年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使国家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如从夏禹算起,到夏桀亡,共传了14代,17王,有四百多年历史。苎汤灭夏之后,建立奴隶制更加完备的商朝,共传17代,31王.约有六百年历史,直至公元前1027年,商纣王被周武王推翻。周朝初建时,周都设在丰镐(今陕西),公元前770年,平王继位,将国都迁到洛邑(今河南),史书上将东迁前称西周,东迁后称东周。西周王朝从武王伐纣至平王之父幽王被杀,共延续11代,12王,约二百五十七年。东周王朝无力维持,只得任凭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结果形成大国争霸的动荡局面,前后经历三百年,因为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了从公元前8世纪到5世纪的历史,后人习惯称此段为“春秋时期”。长期兼并的历史,使我国具备了封建社会的基本条件,再经过瓜分、取代等残酷的斗争形式,约从公元前475年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称雄的形势,史称“战国”,直至公元前21年才由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只是年代距今过于遥远,服饰,尤其是织物质料又远不及陶、铜器那样久存不朽,因而相对来讲,资料相当少,只得一定程度上借助于某些神话传说与器皿产饰等。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感到它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历史依据不足,因此只有将先秦之前的服饰发展情况拢为一章。称其为先秦服装,它不同与其他艺术史,这是由服饰史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第二节 先秦服装
一、先秦服装特征
1、搴木茹皮(兽皮)以御风霜,绚发冒首以去灵雨
在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彩陶上,留下了麻布的印痕,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中还出土了三块葛布残片。
而古墓中骨、石、陶纺轮与纺锤的大量出土,更加证实了至迟在六千年前即有纺织品的科学推断。
至于其服装式样,可从甘肃辛店彩陶上见到剪影式人物形象,及膝长衫,腰间束带,远观酷似今日连衣裙。其形制,可从印第安人的服装中找到依据,即很可能是织出相当于两个身长的一块衣料,对等相折,中间挖一圆洞或切一口,穿时可将头从中伸出,前后两片.以带系束成贯口衫,也称贯头衫。
2、黄帝始去皮服布:葛藤、苎麻、蚕丝
《礼记·礼运篇》——“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同《魏台访议》所记“黄帝始去皮服布”的年代也大体相符。
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更说明了中国远古时期的服装质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蚕丝,这些决定了以后中国服饰的艺术风格。
二、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
(一)中国官服制度的起源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身潜力,但自然界某些现象却又一时难以理解,因而人们相信人能够创造物质,但时常受到一种力量的制约,人们要想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就必须使原始巫风和图腾崇拜进一步走向完善。于是关乎社稷大事的仪典必须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进行,用于一系列祭祀活动的服饰自然更要精心安排。
《札记·礼运篇》讲“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正是祭祀大典,而《周礼》中“事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祀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当时有官任“司服”者,专门掌管服制实施,安排帝王穿着。《周礼·春官》“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