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节 厌 食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儿科学 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六节 厌食 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一、了解厌食的诊断,发病情况。二、熟悉厌食的病因病机。 三、掌握厌食的辨证治疗。 [内容要点] 一、厌食概念,发病情况。二、厌食诊断要点。 三、喂养不当、它病伤脾、先天不足、暑湿薰蒸、情志失调的病因。脾运失健、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导致脾运胃纳功能失职的病机。 四、运化功能失健与脾胃气阴亏虚的辨别,脾健贵在运的治疗原则。 五、脾运失健证、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分证论治。 六、厌食的饮食调护。 [概述] 一、定义: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二、发病情况: 1、季节:可发生任何季节,暑多挟湿,常使症状加重。 2、年龄: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为多见。 [概述] 三、发病特点: ①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 ②患儿除食欲不振,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 ③长期不愈,则气血乏源,抗病力下降,易罹患他疾; ④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疳证。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 盖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脾胃失健,纳化不和,则造成厌食。 病因病机示意图 喂养不当 他病伤脾 脾失健运 胎禀不足 脾胃失健→ 脾胃气虚 情志失调 脾胃阴虚 病 因 病位、病机 病 证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⑴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 ⑵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少于同龄正常儿。 ⑶面白形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⑷D—木糖吸收排泄率降低;  ⑸尿淀粉酶含量降低; ⑹微量元素测定:锌、铁等含量降低,铅含量升高。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⑴本病应以脏腑辨证为纲,主要从脾胃辨证而区别是以运化功能失健为主,还是以脾胃气阴亏虚为主; ⑵病程短,仅表现纳呆食少,食而乏味,食后即感腹胀,形体尚可,舌质正常,舌苔薄腻者为脾失健运; ⑶病程长,食而不化,大便溏薄,并伴面色少华,乏力多汗,形体偏瘦,舌质淡,苔薄白者为脾胃气虚; ⑷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者为脾胃阴虚。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 脾运失健以运脾和胃为主; 脾胃气虚治以健脾益气; 脾胃阴虚,则施以养胃育阴之法。 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养,纠正饮食习惯。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脾失健运: 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 食后则脘腹饱胀,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舌淡苔薄或薄腻,脉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曲麦枳实丸(《医学正传》加减。 常用苍术燥湿运脾; 陈皮、枳壳、藿香理气醒脾; 神曲、麦芽、莱菔子、山楂理气消食。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⑵ 脾胃气虚:不思进食,食而不化,便稀夹不化食物;面白形瘦,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药:异功散加味。 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陈皮、佩兰、砂仁醒脾助运; 神曲、鸡内金消食助运。 苔腻便稀去白术,加苍术、薏苡仁燥湿健脾; 汗多易感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⑶ 脾胃阴虚:不思进食,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 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方药:养胃增液汤(《验方》)加减。 常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养胃育阴; 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山楂、麦芽开胃助运。 [其他疗法] ⒈ 中药成药 ⑴ 小儿香橘丸:每服1丸。用于脾运失健证。 ⑵小儿健脾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脾胃气虚证。 [其他疗法] ⒉ 推拿疗法 ⑴补脾土,运内八卦,清胃经,掐揉掌横纹,摩腹,揉足三里。用于脾失健运证。 ⑵补脾土,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腹,捏脊。用于脾胃气虚证。 ⑶揉板门,补胃经,运八卦,分手阴阳,揉二马,揉中脘。用于脾胃阴虚证。 [其他疗法] 3.针灸疗法 (1)体针: ①取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用于脾失健运证。 ②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用于脾胃气虚。 ③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中脘、内关。用于脾胃阴虚。 以上各型均用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其他疗法] 3.针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