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章 铜蛋白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锌离子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可能起稳定蛋白结构的作用。红外光谱研究结果显示,除去Cu2Zn2-SOD中的铜离子后,其二级结构变化不大,而除去Cu2Zn2-SOD中的锌离子后,其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β折叠含量减少,而无序结构含量增加,表明锌离子对维持Cu2Zn2-SOD的二级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可能需要两种金属的协同作用,在每一轮催化循环中,连接铜离子和锌离子的咪唑桥先被断开而后又重新形成。在桥断裂后,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催化超氧负离子歧化反应。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能的桥断裂机理 二、半乳糖氧化酶 半乳糖氧化酶的活性中心只含有金属铜离子,是分子质量为68000 Da的醇氧化酶,催化D-半乳糖氧化为D-半乳己二醛糖: 半乳糖苷和二羟基丙酮都是半乳糖氧化酶良好的底物,但不能催化氧化葡萄糖。 从pH为4.5的乙酸缓冲溶液中得到的半乳糖氧化酶晶体结构显示,其活性中心有两个组氨酸侧链的咪唑氮原子、一个酪氨酸侧链的氧原子和一个乙酸根与铜离子配位形成平面四边形,另一个酪氨酸侧链的氧原子参与轴向配位。在pH为7.5时,乙酸根离子被水分子取代。 第三节 含铜氧载体--III型铜蛋白 与I型和II型铜蛋白活性中心只含有一个铜离子不同,III型铜蛋白的主要特点是在其活性中心含有两个铜离子,并且两个铜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III型铜蛋白的典型代表有血蓝蛋白和酪氨酸酶。 一、血蓝蛋白 血蓝蛋白是一种氧载体,存在于蜗虫、章鱼等甲壳类和软体类动物的血液中。血蓝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而且亚基数可以变化,与其来源有关,不同来源的血蓝蛋白含有不同的亚基数,其中一个亚基的分子质量约为460000 Da。 由血蓝蛋白在脱氧状态(还原态)的晶体结构可知,其活性中心含有两个一价铜离子,Cu(I)-Cu(I)距离为4.6 ?,每个铜离子与三个组氨酸侧链的咪唑氮原子配位,两个铜离子之间未发现桥联配体。两个铜离子之间的空腔正好容纳一个氧分子。 氧合血蓝蛋白(氧化态)中尽管铜离子为二价d9构型,但由于两个二价铜离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以致在室温条件下,该双核铜活性中心呈抗磁性。共振拉曼光谱研究发现,氧分子结合到血蓝蛋白后,其O-O伸缩振动在750 cm-1,表明氧分子以过氧负离子状态存在。 16O-18O双同位素标记研究结果显示,16O-18O结合到血蓝蛋白以后只观测到一种O-O伸缩振动,因此推测氧合血蓝蛋白活性中心的结构为(μ-过氧基)双铜结构。 模型化合物研究和氧合血蓝蛋白晶体结构证实,双核铜中心具有μ-η2:η2-过氧基结构。 在几个氧载体中,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一个金属离子结合一个氧分子,而在蚯蚓血红蛋白和血蓝蛋白中两个金属离子结合一个氧分子。 二、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催化活性,它既可以催化氧化邻苯二酚(儿茶酚),又可以催化对甲苯酚的羟基化反应,即酪氨酸酶具有儿茶酚酶和甲苯酚酶的活性。L-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L-多巴,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皮肤黑色素。 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与血蓝蛋白双核铜中心类似,但在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周围更有利于外界分子、底物分子的接近,从而在双核铜部位发生催化反应。 第四节 多铜蛋白 在I、II、III型铜蛋白和铜酶中,活性中心只含有I型、II型、III型三种类型铜的某一种,它们都是含简单铜离子的蛋白。此外,生物体系中还有一些铜酶和铜蛋白的活性中心同时含有多个铜离子,而且铜离子的类型也不同相同,称为多铜蛋白或多铜酶,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漆酶、血浆铜蓝蛋白等。 多铜酶或多铜蛋白的共同点是底物被氧化的同时,氧分子接受四个电子还原成两分子水。如在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下,一分子氧将两分子抗坏血酸氧化成两分子脱氧抗坏血酸,同时生成两分子水: 抗坏血酸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一些细菌中,在该酶的活性中心含有四个铜离子,而且分别属于I型、II型和III型铜。其中I型铜离子与两个组氨酸、一个半胱氨酸和一个蛋氨酸配位,II型铜离子与两个组氨酸和一个羟基或水分子配位,而III型铜离子与三个组氨酸配位。 三个II型和III型铜离子形成一个三角形簇合物结构,被认为在氧分子的四电子还原生成水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I型铜与该铜簇合物之间距离较远,底物结合在I型铜附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型铜离子从二价被还原到一价。 * * 第八章 含铜蛋白及含铜酶 含铜蛋白和含铜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铜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和锌,在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