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家庭因素与犯罪 ——洛克指出:“我们幼小时候所得印象,哪怕是极其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到,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我国社会学家对离异家庭儿童与健全家庭儿童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进行的一项比较研究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同伴关系及自我控制能力均明显不如健全家庭的子女;情绪、性格、道德、学习四个方面有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大大高于健全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明显不如健全家庭子女。 1.不完整的家庭与犯罪 11日20时15分至20时40分,一名外地来哈的17岁青年王玉(化名)喝醉酒后25分钟内连抢仨妇女,并对其中两名妇女进行猥亵。当晚,哈市道里公安分局民安街派出所民警将王玉抓获。12日,王玉因涉嫌抢劫、猥亵妇女被警方刑事拘留,记者在王玉被送往看守所之前见到了他。王玉在谈到自己经历时如此说道:“我小时候住在尚志市,6岁时父母离婚了。7岁时,我跟着母亲改嫁到了山东,和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我不好,我不愿意和他一起生活,偷着和一个武术教练学武术。上到小学三年级,我10岁时,实在忍受不了继父,就偷偷离开了家,去了上海。从此我就和家人失去了联络,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死活。我成了一个孤儿,没爸没妈,没有家。” 案例: 2.不和睦的家庭与犯罪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起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 ——犯罪学家伊文·雷尔:“父母双方的冲突是比破碎家庭更为明显的青少年犯罪先兆。子女对其父母婚姻状况幸福与否的感受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更为有意义的因素。” 案例:少年犯李某(17岁),他对家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父母永无休止的争吵,父亲粗暴的殴打、母亲委屈的哭诉,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从7岁起他就经常离家出走,每次被父亲强行拉回后都是一顿痛打。当他因故意伤害案接受法院提讯时,他竟说出这样绝望的话:“如果让我选择被枪毙还是回家,我宁愿选择被枪毙。” 案例:少年犯黎某(16岁),从小到大,看到最多的是父亲打母亲的愤怒,听到最多的是母亲悲惨的哭声,家庭环境充满了“火药味”,他形成了孤僻、冷酷、反抗的心理,发誓将来一定帮母亲讨一个公道,16岁那年,他已初长成人,当父亲再次殴打母亲时,他义愤填膺,操起一把菜刀,向父亲的颈上砍去,酿成了家庭悲剧。 3.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与犯罪 溺爱型 虐待性 放任型 案例:在押少年犯胡某(17岁),父亲是某集团公司的总裁,家境条件优越,从小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在家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对那些不顺从他的同学,他常常领着几个“哥们儿”大打出手。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外出吃饭回家途中,先把老师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将老师腿部动脉血管刺破,抢走手机及其身上的现金,他自己同时也被送进了监狱。 案例:犯罪少年喻某(16岁),父母为中学教师,对其从小寄予愿望,从上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父母都不惜重金让他进重点学校。刚开始成绩不错,然而,进初中后,由于课程增多,加上贪玩,成绩就不理想。老师跟家长反映情况后,父母由满腔希望到心灰失望,不问原因逮住孩子就打,以至后来责骂、挖苦、殴打成了喻某的家常便饭。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互相推诿,谁都不愿去。他厌学了,经常旷课逃学。家长得到老师的告状后,轻则骂,重则打,结果使他与老师为仇,与父母对抗,开始流向社会,逐渐学会偷摸盗窃行为,并加入一个抢劫犯罪团伙,最后以抢劫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 案例:钟某兄弟,老大18岁,老二16岁,其父母是农民,父亲还当过村主任,家境还可以。但是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不管孩子,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学好学坏靠自己”。钟某兄弟念书表现越来越差,常常旷课、早退,父母认为孩子星期一到学校、星期六能回家,他们就是在念书了。其实他们兄弟先后交上有不良习性的同学,初中开始偷同学的单车,初中未毕业就退学了,后来就与同伙偷摩托车。先是哥哥被公安局拘留罚款、追邀赃物,但其父母不引以为戒,没有很好教育孩子,孩子被关了,七托关系八找人,把孩子赎回家。 后来次子又因偷摩托车被拘留,其父母又是找人交罚款,将次子保回家。钟某父母从未参加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议,也从未找过班主任、老师了解儿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 4.行为不良的家庭与犯罪 ——美国社会学家帕特森等人指出,具有反社会倾向的父母,特别容易以不当教养的手段来教养子女。 ——英国教育家尼尔:“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 ——1992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8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