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及连接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及连接检测.

《钢筋及连接检测》题库 ?单选题 1.牌号为HRB335,公称直径(a)为28mm的钢筋做弯曲试验时其弯心直径应为( )。A.3a B.4a C.5a D.6a 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及热轧圆盘条按批进行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质量应为( )。 A.≤30t B.≤40t C.≤50t D.≤60t 3.直径为22mm的热轧带肋钢筋,牌号HRB400,做拉伸性能检验,使用( )较适宜。 A.1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 B.6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 C.10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 D.3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 4.试验室对金属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检测中所测试的延伸率为( )。A.断裂总伸长率 B.断后伸长率 C.最大力伸长率 D.屈服点延伸率 5.现行《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代号为( )。A.GB/T228-2002 B.GB/T228-2010C.GB/T228.1-2010 D.GB/T232-2010 6.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的试验机,其准确度应为( )A.0.5级或优于0.5级 B.1级或优于1级。C.2级或优于2级 D.3级或优于3级 7.钢筋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准确到( )。A.±0.25mm B.±0.1mm C.±0.20mm D.±0.15mm 8.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 )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9.钢材按化学成份分为( )A.碳素钢、合金钢 B.普通钢、优质钢C.低碳钢、热耐钢、低温钢D.盘条钢、直条钢 10.碳素钢结构按含硫量不同分为( )。A.A,B,C三个等级B.A,B两个等级C.A,B,C,D四个等级D.A,B,C,D,E五个等级 11.下列关于断后伸长率定义正确的是( )。A.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B.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C.断后标距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D.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12.测定钢筋抗拉强度的试验速率在塑性范围内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超过( )。A.0.05/S B.0.5/S C.0.06/S D.0.008/S 13.钢筋砼用热轧光圆钢筋进行180o冷弯试验其弯心直径应为( )倍的钢筋直径。A.0.5 B.1 C.3 D.5 14.比例试样中的比例系数K值,国际上通常采用( )。A.4.5 B.5.65 C.11.3 D.12.0 1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源钢筋现行国家标准代号( )。A.GB14991-2007 B.GB14991-2008 C.GB14992-2008 D.GB1499.2-2007 1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源钢筋国标中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 )㎜。A.6—25 B.6—22 C.8—25 D.6—30 17.对一、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的椎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 A.1.0 B.1.25 C.1.3 D.1.5 18.钢筋断后伸长率是断后标距的( )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A.残余伸长 B.总量伸长C.夹持伸长 D.试样总长 19.HRB335钢筋直径在6—25㎜范围内进行180o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应为( )倍钢筋直径。 A.2 B.5 C.4 D.3 20.公称直径16mm热轧光圆钢筋,国标规定的直径允许偏差为( )㎜。A.±0.1 B.±0.2 C.±0.3 D.±0.4 2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门:热轧带肋钢筋其复验与判定应符合的国家标准为( )。A.GB/T2975-1998 B.GB/T8170-1997 C.GB/T228-2002 D.GB/T17505-1998 22.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取样时,应从待检钢筋任取一端截去( )㎜,分别制作拉伸冷弯试件。 A.500 B.300 C.600 D.1000 23.对于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不正确的是( )。A.屈服前的第1个峰值应力(第1个极大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的峰值应力比它大或比它小B.屈服阶段中如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第1个谷值

文档评论(0)

cjbck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