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议论文叙例艺术教师版
高三语文 YW—13—03—050
文约辞丰,笔底风雷
编写人:徐建华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年11月
编者按:
前面我们学习了议论文写作《臧否人物叙为宾,议论淬炼议做主》,即叙述事例时应简洁精当,叙述完后,应扣合题目,深入挖掘,画龙点睛。本节课将继续探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旨在引导学生见识一下各种叙例艺术,以期文约兼辞丰,笔底有风雷,并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觉运用。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归纳——借鉴
(一)
①唐代的李白,年轻时一心想出仕,但是他在宫廷之中偏偏得罪官僚,弄得仕途极不得志。于是他跃出官场,流连忘返于名川丽山。细想想,太白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李白属于自由的精灵,跃出官场,出人意料;步入大自然,情理之中。——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②“宫廷虽是李白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这个位置却束缚了自由思想,使自我价值不能得以体现,于是他选择了退出。当李白来到名山大川之中时,他的才华得到了尽情的展示,于是在这个位置上成就了一代诗仙的美好名声。——节选自《位置和价值》
?
? ③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惟有忘记。因此让人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2004高考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
? ④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薄、豁达和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 认识自我就是苏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
?
? ⑤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我的快乐妙方》(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 ⑥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少有的智者,民生社稷、江山兴废,他牵挂于心,“入”出沉甸甸的责任和举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他不会忘记肩头的重任。然而,力不从心时,他也懂得“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于当“出”,他的睿智甚至常常表现在这样简洁纯真的话语之中,好一个潇洒豁达的才子。——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钓罢归来不系船》(2005年湖北卷话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思考1:苏轼因其卓越的诗文成就、传奇的人生经历、完美的人格魅力,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也因此成为学生高考作文倍受青睐的首选素材和“万能材料”,以上文段,都是撷取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精彩片段,但因其话题不同,作者叙例时重心也不一样。试具体分析。
明确:议论文事例叙述时应“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林黛玉进贾府》语言),“弱水三千,尽取一瓢饮”,叙例时应有所节制, 不要一开始叙例就情不能自已。要找准例子与话题(题目)相关联的契合点,围绕题目深入挖掘,而不是面面俱到,旁枝逸出。和主题无关的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凸显主题的,不惜泼墨。
(二)
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荫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南京》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