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细菌检验技术基础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中细菌检验技术基础摘要

第二节 食品中细菌检验技术基础 一、细菌的形态学观察 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技术 三、细菌的生化反应 1、细菌的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10×100=1000 镜头:油镜头 镜油:香柏油或石蜡油 香柏油折光率(n=1.515)与玻片折光率(n=1.52)接近 显微镜使用完毕须擦拭镜头。 (1)不染色标本检查 应用:主要用于观察活菌的动力和形态 常用方法:压滴法、悬滴法 ②悬滴法 (2)染色标本的检查 染色方法的种类 单染法:采用一种染料染色 复染法(鉴别染色):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进行先后染色,使不同种类的细菌、同种细菌的不同结构,分别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鉴别细菌。 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涂片方式:菌液、菌苔 ★干燥的方法:自然干燥、外焰烘干 ★固定的方法、目的 ★染料种类:碱性染料、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碱性染料最常用 复染法基本程序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革兰染色法(Gram染色) 染液组成: 结晶紫染液、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 染色方法: 革兰染色结果 紫色--革兰阳性菌 红色--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意义 ★有助于鉴别细菌 ★有助于选择用药 ★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 操作因素 ★ 涂片的厚薄 ★ 脱色时间的长短 染液因素 ★ 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 ★ 95%乙醇挥发 ★ 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时间太长 细菌因素 ★ 细菌种类 ★ 细菌菌龄 抗酸染色 用于区别抗酸菌与非抗酸菌 细菌特殊染色 负染色法 2、微生物直接计数 仪器:血细胞计数板 菌种:酿酒酵母 原理: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法。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 优点:直观、快速。 缺点: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一)培养基 常用玻璃器材的准备 培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的制备 常用玻璃器材的准备 玻璃器材的种类及用途 玻璃器材的清洗 ★新购置的:1%~2%盐酸浸泡-→清水清洗 ★用过的无污染器皿:洗涤剂洗刷-→清水清洗 细菌污染的器材:消毒灭菌后再洗刷 ★盛培养基试管和平皿:高压灭菌-→趁热倒出-→洗涤剂洗刷-→清水冲洗 ★吸管:3%来苏浸泡-→清水冲洗 ★玻片和盖玻片:3%来苏和清洁液浸泡-→清水冲洗;染色后的玻片,应肥皂水煮沸10min再洗涤 ★含油脂的器皿:单独灭菌 培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能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平板 鉴别培养基: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如克氏双糖培养基(KIA) 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用于选择性的培养目的菌,如SS平板 增菌培养基:促进目的菌的生长,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如葡萄糖肉汤。 厌氧培养基:用于培养厌氧菌 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用于增菌和接种纯种细菌。 半固体培养基:含0.3%~0.7%琼脂,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固体培养基:含2%~2.5%琼脂,多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 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培养基pH测定及矫正 材料: 待测培养基、 pH7.4标准比色管、4孔比色架、0.02%酚红、 氢氧化钠0.1mol/L、1mol/L) 盐酸(0.1mol/L、1mol/L) 蒸馏水 试管(与比色管口径一致)、 刻度吸管(5ml、1ml、0.5ml、0.25ml)、 (二)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无菌技术 细菌检验的操作需在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无菌室、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后需进行消毒。 细菌检验使用的物品使用前后需严格灭菌 标本的采集 无菌试管、烧瓶的使用 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细菌接种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以便获得纯菌。 ★方法: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斜面接种法 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分区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 细菌培养法 一般培养(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37℃(采用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箱、厌氧袋、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