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经济政策主题..doc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经济政策主题..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经济政策主题.

经济政策主题 1.(2015·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37)(36分)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的变化及成因。(8分) 材料二 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经济统制”旗号的官僚资本: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30、40年代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观点前后不同的原因。(12分)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朝廷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3)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6分)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斯大林模式”;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政策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可以直接从材料一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概括。本段第一句是总起,“南北朝以前……”是第一层,“而到北宋时期……基本形成”是第二层,提炼并比较两层的信息即可归纳出变化。第一个变化,从“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到“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可以概括为贵族影响力逐渐消退,或从贵族政治发展为官僚政治;第二个变化,从“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到“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可以概括为官员的选拔和任命标准从门第到才学;从“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到“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可以概括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加强,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总之材料概括起来就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第二小问原因,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把选官用官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从而迫使贵族推出历史舞台的。这一过程从隋唐开始,到宋代基本完成了官僚政治的建构。 (2)第一小问变化,应该答“从……到……”,把前后的态度对比答出来。材料二中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谈到“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但到1940年他却“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可见态度是从赞同到批评。第二小问原因,需要分析赞同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