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书郑统重点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题 目 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的盈 余管理研究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姓 名 郑 统 学 号 1080112106 指导教师 郑 垚 副教授
2016年 2月
课题来源
结合会计系给出的选题范围和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并与老师讨论后拟定。 科学依据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界就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我国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private gain)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
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己的财务结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深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报告的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自 1990 年 11 月 26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 12 月 19 日正式开业,1991 年 7 月 3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开业至今,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这之后新三板也悄然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之中。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
盈余管理是国外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目前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了中外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新三板又是目前资本市场一个很火爆的交易平台,有大量的规模较小但是具有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希望登陆新三板挂牌。这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股权结构与主板差异很大,内部控制水平也与主板有很大差距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具有单独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新三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助于了解新三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新三板挂牌公司盈余质量,为其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第二,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完善相关制度准则。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可以使监管者完善新三板挂牌公司挂牌、定增、信息披露等方面制度准则的规范,加大新三板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难度,提高利润操纵的成本,防范于未然。特别由于新三板定增的制度较为宽松,新三板挂牌公司存在通过定增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因此规范新三板定增具有必要性。
第三,有助于监管机构设定相应的监管程序和方法。对新三板挂牌公司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有助于监管机构设定相应的监管程序和方法,及时发现新三板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定增过程中的利润操纵行为),规范企业的盈余披露,促进新三板股份转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盈余管理效果的研究对于需要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在其决定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参照行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带来的后果可以帮助这类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
1.1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研究
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研究是早期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内容。陆建桥(1999)选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2 家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这些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是否采取了盈余管理行为,以免出现连续亏损3 年的情况,进行了经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公司连续3 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在亏损及其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王亚平等(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从1995—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190-202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pdf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近五年履职工作总结-wrz123.doc VIP
- 信息处理员考试模拟题库一.doc VIP
-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4篇.docx VIP
- ACR BI-RADS (乳腺MR部分)课件.ppt VIP
- 202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民航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如何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内涵质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