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docVIP

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

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 【摘要】 探讨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结果:随访1 4.5年,仅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乳头状瘤 鼻腔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 Method: 18 patients with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nasal cavity and paranosal sinuses were operated on by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Result: During a followup of 14.5 years only one recurred. Conclu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has advantages of clear field and little injury and therefore it is effective for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nasal cavity. [KEY WORDS] Endoscopy; Papilloma; Nasal cavity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来自鼻腔及鼻窦黏膜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点是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以移行型上皮最常见。由于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及恶变的特点,故称为癌前病变。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发展,现在多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我们为1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了鼻窦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性收治18例Ⅰ、Ⅱ级[1]NIP患者,男10例,女8例, 36 70岁,平均41.8岁。其中11例首次就诊,7例曾误诊为鼻息肉,行传统鼻内镜手术复发后来诊。18例均为单侧发病,视力正常,无颅脑症状,CT冠状位扫描示患侧筛窦、上领窦或二者均有密度增高影,无骨质破坏。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 1.2 手术方法 13例行全身麻醉+术中控制性降压,5例采取局部鼻腔筛前神经浸润麻醉和蝶腭神经节、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术中肌注杜冷丁100?mg强化麻醉。采用日本产Olympus 0°、30°鼻内镜(直径4?mm) 及摄像监视系统,国产杭州桐庐切割吸引器。全部用1%丁卡因40?ml+1%肾上腺素3 4?ml棉片表面麻醉鼻腔黏膜3次,每次间隔3 5?min,以减少术中出血。先用切割吸引器切除鼻腔内肿物,显露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1卷4期 张德章,等.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鼻腔正常结构,然后依次切除钩突、开放筛房,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额隐窝,切割吸引器修整术腔至光滑,去除上颌窦内受累的黏膜或脓性分泌物,其中4例行下鼻道开窗术,4例行部分鼻腔外侧壁+中鼻甲切除术。术中出血100 300?ml,无1例输血。术后碘仿纱条填塞术腔。 2 结 果 术后72?h开始抽出鼻腔内油纱条,5?d内取净,1周出院,在门诊鼻内镜下定期复查清理鼻腔,每周1次,1个月后每两周清理1次,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术后3例有眶周淤血、肿痛,无视力影响,3 4?d后症状逐渐消失,余者无并发症,Ⅰ期愈合出院。随访 1 4.5年,1例52岁女性术后3.5年鼻泪管处复发,行鼻侧切开术后治愈。 3 讨 论 NIP占鼻肿瘤的0.5% 4%[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5 55岁,目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鼻塞,外观似鼻息肉,较易误诊,本组7例(38.9%) 曾有按鼻息肉进行手术史,故对鼻腔新生物患者应考虑是否为NIP,需行术前病理确诊。 NIP多为单侧发病,最常见于鼻腔外侧壁和中鼻道,尤其筛窦和上颌窦开口及上颌窦内壁附近。本组18例均发生于鼻腔外侧壁或筛窦,6例侵及上颌窦口或窦内,无1例累及蝶窦或鼻窦外。如果病变广泛侵入鼻窦、有骨质破坏或侵及鼻外组织,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因此,应及早发现病灶、明确诊断,行CT扫描了解病变的范围、体积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