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统合失调及早期干预专题(完整).
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低于16赫兹的振动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是超声波,都是人耳不能接受的。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是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当声音刺激经过耳朵传达到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时,引起毛细胞兴奋,毛细胞的兴奋沿听神经传达到脑的听觉中枢,这就产生了听觉。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指听起来声音的高低。音高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率。一般地,声波振动频率越大,听起来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通常成年男性说话的音调要低于成年女性的音调。言语声的音高一般在85~1100赫兹。音高还受声音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声音刺激都至少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低频声音的持续的时间要比高频声音的持续时间要长),才能让人体验到音高。疾病、年龄等因素也会使人对音高的感觉产生影响。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测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生活中,耳语声的响度是20分贝,普通谈话的响度是60分贝,繁忙的街道的响度是80分贝,响雷的响度是120分贝。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环境中的人会产生听力损失。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例如,即使胡琴和小提琴发出的音高、响度相同的声音,听起来还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是音色的差别。由干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我们才可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嗅觉
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叫做嗅觉。
引起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有气味的的挥发性物质,接受嗅觉刺激的感受器是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嗅细胞,细胞产生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位于颞叶区),因而产生嗅觉。
许多动物要借助嗅觉来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寻求异性。人的嗅觉已退居较次要的地位。例如,德国牧羊犬的嗅觉比人类的嗅觉敏锐一百万倍。但即使这样,人的嗅觉仍为我们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有毒的、腐烂的物质常伴有难闻的气味,这对于想食用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总复习(下)大学物理..doc
- 急诊医学标准操作规程SOP..doc
- 总结..docx
- 总尾泵站试车方案..doc
- 性激素六项检查..doc
- 总价承包和单价承包合同的区别优缺点..doc
-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doc
- 总结R语言中矩阵运算的函数..doc
- 恒压供水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指导书..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