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玉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印玉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

石印玉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名医经验; 石印玉   Professor SHI YinYu’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治疗常用的西药有二膦酸盐、降钙素及雌激素等,均需长期用药且费用昂贵。笔者跟随石印玉教授临床以来,经常遇到此病患者,经老师悉心诊治,每获佳效。现将其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补益肝肾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要方法   骨质疏松症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不能濡养筋骨而致,治疗上多用补肝肾的方法,达到强壮筋骨的目的[1]。石印玉教授认为骨质疏松症就松而言是“痿”,若以痛而言属“痹”,其根本为本痿标痹。补益肝肾等中药可以达到维持或轻度增加骨重效果,与除二膦酸盐以外的大部分西药疗效相近,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的效果比西药为优。石印玉教授常用补肾填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如用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补肾阳益精血,何首乌、石斛补肝肾之阴,牡蛎归肝肾之经。我们曾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治疗200余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现其骨密度及肾虚症状都有显著改善。动物实验也证实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的疗效肯定[2]。在治疗疗程上,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是若非一年以上服药的病例资料,则难以评价其效果。国内评价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际情况是连续服药半年以上。考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疗程较长,石印玉教授认为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与药物剂型中,胶囊服法较为方便,如可以用密骨胶囊或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密骨胶囊是石师常用的制剂,由何首乌、淫羊藿、骨碎补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的功效;仙灵骨葆是常用成药,由黔岭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等药物组成,黔岭藿是贵州产的淫羊藿,温阳补肾之功较强,因此仙灵骨葆药性偏温,石师在临证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加以选用。   2 健脾与适度锻炼对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传统中医理论中有补肾不若补脾之说,盖补肾药较多滋腻之品,如用之不当,则难以长期服用;而补脾药多益于胃纳摄食,适宜长期服用。因此石教授用山药、陈皮等制成的健脾方咀嚼片,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与密骨胶囊等药物相近。石印玉教授认为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同时,也应辅以适当的锻炼。他临证时常鼓励患者增加活动量,认为通过适度的锻炼来促进气机流通有利于经脉濡养功能的改善。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   3 正确处理骨质疏松症“痛”与“松”的关系   石印玉教授在临证时常告诫我们,骨质疏松症在治疗上要把握“痛”与“松”的关系:患者因“痛”而来,若医者仅从“松”而治,则效果多难理想。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没有痛苦的疾病,只是在生活中发现某些老人有些驼背或身高变矮。近来骨质疏松症引起广泛关注,但大多由骨密度检查与筛选而得骨质疏松的结果,就其症状而言多为轻微腰背痛,仔细追问则有一些不甚严重的肾虚相关症状。若患者因疼痛而就诊,经检查认为属骨质疏松症者,一般肾虚为其次而瘀阻为其主,因此治疗宜先用活血清热药。同时石师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标准应基于临床症状改善,而非骨量变化,先当用辨证所定汤剂荡其症,后用补益肝肾健脾诸法缓图根本。   4 典型病案   病案1。徐某,女性,72岁,退休。因“腰痛不能俯仰2天”于2004年9月23日初诊。患者以往长期有腰背部酸痛史。2天前坐长途汽车,因车辆颠簸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转侧不利,腹胀,大便二日未解,口干。查体见腰背部压痛,L1棘突处有压痛及叩痛,腰部活动不利,X线摄片提示骨质疏松,L1压缩性骨折,压缩约1/3。舌淡红,边尖偏暗,苔薄白腻,脉细弦。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督脉受损,腑气不和,治拟活血理气,接筋续骨,佐以通腑。方用:柴胡6 g、枳实6 g、黄芪12 g、当归9 g、川芎12 g、生大黄9 g、生白术30 g、白芍12 g、骨碎补15 g、狗脊15 g、杜仲15 g、延胡索9 g、红花5 g、续断9 g、炙甘草9 g、桃仁9 g、何首乌9 g、地龙9 g,每日一剂,先予7剂,另予以中药膏药(膜中膏)外敷。1周后复诊见少腹部胀痛渐平,大便正常,腰背部仍有酸痛,活动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继以原法加减治之。方用:黄芪12 g、当归9 g、丹参9 g、川芎12 g、白术12 g、白芍12 g、骨碎补15 g、狗脊15 g、杜仲15 g、青皮9 g、陈皮9 g、延胡索9 g、何首乌9 g、桃仁9 g、红花5 g、续断9 g、炙甘草9 g、地龙9 g,每日一剂,续服14剂,仍以中药膏药(膜中膏)外敷。2周后复诊见腰背部酸痛大减,腰部活动好转,但不耐久坐久站,伴口干。舌淡,苔薄白,脉细。治拟补益肝肾,活血通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