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温暖 2015.11 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I嗅神经 II视神经 III动眼神经 IV滑车神经 V三叉神经 VI展神经 VII面神经 VIII 前庭蜗神 IX 舌咽神经 X迷走神经 XI副神经 XII舌下神经 意识的主观判断 分级描述: 清醒、嗜睡、模糊、昏睡、昏迷 评分系统 昏迷评分:GCS、GCS-P、GLS 镇静-躁动评分 对MCS的评分(最低意识状态) 卒中评分 清醒 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反应敏锐精确,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良好. 嗜睡 是轻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 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 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昏睡 接近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较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入睡 昏迷 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丧失,也是病情危急的信号。 按其程度可分为: (1)浅昏迷 (2)深昏迷 深、浅昏迷的临床表现 Glasgow Coma Scale 1974年由苏格兰格拉斯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Teasdale和Jennett两位医师建立 包括对睁眼、语言和运动的评价 Glasgow Coma Scale GCS法:将颅脑损伤后刺激病人的睁眼反应E(觉醒水平)、语言行为反应V(意识内容)及运动反应M(病损平面)三项指标的15项检查结果来判断病人昏迷和意识障碍的程度。 以其总分判断病情的严重性,以上三项检查共计15分,凡积分低于8分者,预后不良,5—7分预后恶劣,积分小于4分者罕有存活。即GCS的分值愈低,脑损害程度愈严重,预后愈差,而意识状态正常后应为满分。 睁眼评估 言语反应 患者能理解的语言 定向正常:指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都完好 应答错误:回答与所问相关,只是错误 言语错乱:回答与所问不相关,有可能重复或反复 言语难辩:只能发音,不能辨别所说内容 运动反应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 GCS评分书写 记录方式 如E3V3M3=9. 特殊情况: 1.肿到睁不开 用C代替 如ECV3M3=6C 2.言语有障碍 用D代替 如E3VDM3=6D 3.插管或气切 用T代替 如E3VTM3=6T 瞳孔 瞳孔变化是许多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 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与对称性。 正常瞳孔 正常人瞳孔 呈圆形 边缘整齐 两侧对称、相等, 对光反应灵敏 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2.5mm -4mm。 双侧瞳孔散大 瞳孔直径 5mm,称瞳孔散大 视神经萎缩、酒精、氢化物、阿托品中毒、 癫痫、低血糖、深昏迷病人。 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直径 2mm,称瞳孔缩小 常见于氯丙嗪、巴比妥、吗啡等药物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瞳孔 两侧瞳孔大小不等: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脑疝早期(注意排除既往眼科手术史)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危重或深昏迷患者; 特殊情况:某眼直接消失,间接存——同侧视神经损伤 运动系统评估 运动系统检查--肌容积、肌张力 一、肌容积 观察肌肉有无萎缩或假性肥大。可用软尺测量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两侧对比。 二、肌张力 肌张力 (muscle tone)-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其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判断。 1、肌张力增高 肌肉较硬,伸屈其肢体时阻力增加。 ①痉挛性:在被动伸屈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见于锥体束损害。 ②强直性:伸屈肢体时始终阻力增加,整个被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均匀一致的,称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如果存在肢体震颤,则在过程中出现规律间隔的短时停顿,如两个齿轮镶嵌转动,称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见于锥体外系损害。 2、肌张力降低 肌肉迟缓柔软,被动活动时阻力减少,关节运动范围扩大。见于肌肉、周围神经、脊髓前角和小脑病变等。 运动系统评估 运动系统检查--肌力 肌力 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 肌力分级:采用0~ 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运动评估 不随意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