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009重点总结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DC009重点总结资料

一、ADC0809引脚结构功能说明图: 1~5、26~28,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14~15、8、17~21,D0~D7:8位数字量输出端。 23~25,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22,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对应ALE上跳沿,A、B、C地址状态送入地址锁存器中。 6,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START上升沿时,复位ADC0809;START下降沿时启动芯片,开始进行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 低电平。本信号有时简写为ST. 7,EOC: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9,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用于控制三态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OE=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10,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EOC=0,正在进行转换;EOC=1,转换结束。使用中该状态信号即可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使用。 12、16,REF(+)、REF(-):基准电压。 11,Vcc:电源,单一+5V。 13,GND:地。 二、ADC0809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1、说明: D0~D7接51单片机的P2口(P2.0~P2.7) ADIN1和ADIN2为通道IN0和IN1的电压模拟量输入(0~5V) 应用程序如下: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ST=P1^0; sbit EOC=P1^1; sbit OE=P1^2; sbit CLK=P1^3; sbit ADDCS=P1^4; uchar AD_DATA[2];//保存IN0和IN1经AD转换后的数据 /*******延时函数*******/ void delay(uchar i) { ?uchar j; ?while(i--) ?{ ??for(j=125;j0;j--) ??;? ?} } /******系统初始化*******/ void init() { ? EA = 1;?//开总中断 ?TMOD = 0x02;?//设定定时器T0工作方式?? ?TH0=216;?//利用T0中断产生CLK信号 ?TL0=216; ?TR0=1;? //启动定时器T0 ?ET0=1; ?ST=0; ?OE=0;?? } /******T0中断服务程序********/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 ?CLK=~CLK; } /******AD转换函数*******/ void AD() { ?ST=0; ?ADDCS=0;?//选择通道IN0 ?delay(10); ?ST=1;???//启动AD转换 ?delay(10); ?ST=0; ?while(0==EOC); ?OE=1; ?AD_DATA[0]=P2; ?OE=0; ?ST=0; ?ADDCS=1;?//选择通道IN1 ?delay(10); ?ST=1;???//启动AD转换 ?delay(10); ?ST=0; ?while(0==EOC); ?OE=1; ?AD_DATA[1]=P2; ?OE=0;? } /********主函数********/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 AD(); ?} } 注: 由于ADC0809内部不带时钟电路,因此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T0来产生时钟信号。 ?在通道选择时,由于B,C接地,当A(ADDCS)为低电平时选择IN0,A为高电平时选择IN1 2、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实验任务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四位数码显示,但要求使用的元器件数目最少。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数码管段码控制。 (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3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数码管位码控制。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转换启动控制。 (4).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数据输出控制。 (5).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2与“

文档评论(0)

1658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