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vs索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vs索尼

苹果vs索尼:战略上的一字之差,到底差了什么? 2015-12-26 07:02:20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0条评论 当值主编 刘磊推荐语 苹果ipod有句经典广告词: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长盛不衰。而第一个创造MP3音乐格式的创新科技公司、发明walkman的索尼却渐渐被人们遗忘。为什么苹果可以做到通过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数公司只是昙花一现便走上了下坡路?就像小米公司在如火箭般高速发展的时候,雷军曾总结小米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追求“产品极致、表达极致、传播极致”。但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话语还在被奉为圭臬的时候,小米却似乎也颓势初显。为什么?也许本文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文/西蒙·斯涅克 |来源:海尔模式交流 本期当值主编 刘磊 编辑:吴勇 美编:李秋杰 后来居上的苹果 1979年,索尼推出了随身听Walkman,改变了唱片的分销模式。但就连Walkman,以及随后的Discman,都要受到磁带和唱片里歌曲数目的限制。而MP3格式的音乐改变了这一切,数字压缩技术把高音质保留下来,而且可以把歌曲储存在相对便宜又极其便携的数字音乐播放器里。我们只需带着一个小小的播放器,就可以走出家门了,大部分音乐是我们离家在外时听的。 MP3不仅仅改变了我们听音乐的地点,还改变了音乐的收集方式,从收集唱片,变成了收集单曲。音乐行业还在忙活着向我们销售唱片的时候(这个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消费者的行为了),苹果推出了iPod,广告词是“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通过iPod和iTunes,苹果比别家公司更彻底地展现了MP3音乐和播放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他们的广告里没有连篇累牍地介绍产品细节。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我们,而且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想买这东西。 苹果没有发明MP3,也没有发明MP3播放器,可是他们用iPod改变了音乐行业。便携式的海量音乐存储播放器实际上是创新科技研发出来的,这是一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科技公司,它因发明了声霸卡,让家用电脑有了声音而闻名于世。 事实上,直到创新科技的产品问世22个月之后,苹果才推出了iPod。这个细节说明,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未必一定能占领先机。纵观创新科技在数字音响领域的历史,它本该比苹果更有资格做数字音乐产品才对。可问题是,他们的广告上说的是“容量5G的MP3播放器”。这话跟苹果的“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其实是一个意思,可差别在于,创新科技告诉我们这产品“是什么”,而苹果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只有当我们决定了非买个iPod不可,“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挑选5G或10G等版本,这些实体细节保证我们可以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我们的决定始于“为什么”,而苹果正是这么做的。 有多少人能拍胸脯保证,iPod真的比创新科技的Zen系列好?比如说,iPod仍然存在电池寿命和电池更换的问题。电池坏了,iPod就完了。没准Zen更好。可实际上,我们压根不在乎这个。人们认同的,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苹果对“为什么”的问题一清二楚,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拥有如此强大的创新能力,往往能打败资格比他们强得多的对手,打入核心业务之外的领域。 不要用“我是做什么的”来圈死自己 如果公司对“为什么”认识不清,他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当一个组织用“我是做什么的”来定义自己的时候,就把自己限制死了,它只能做这个。不管他们的“差异化价值主张”如何,苹果那些用产品和服务来定义自己的竞争对手无法享受同样的自由。 比如说Gateway,这家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销售平板电视。他们制造液晶显示器已经很多年了,绝对有资格制造并销售电视。可是,这家公司无法在消费电子品牌中找到恰当的定位,两年后终于放弃,转头“回归核心业务”。 戴尔分别在2002年推出PDA,2003年推出MP3,可每个市场上都只维持了几年。戴尔的产品质量很好,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产品。但问题在于,他们是用“我是做什么的”来定义自己的。他们是做电脑的,所以大家很自然地觉得,没理由从戴尔买PDA或MP3,感觉很别扭啊。你觉得有多少人愿意排上6个小时的队,去抢鲜买到戴尔的新手机?可苹果的iPhone问世的时候,人们就是这么干的。 大家觉得戴尔只是个电脑公司,不应该做别的,不然就很怪异。可怜的销量快速打消了戴尔涉足小型电子设备市场的渴望,相反,他们决定“专注核心业务”。除非戴尔(还有其他那么多公司)能够重新认识公司创立时最本质的信念或目的,一言一行都从“为什么”出发,否则他们只能卖电脑。他们会框在自己的“核心业务”里,动弹不得。 苹果公司的“为什么” 苹果跟其他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从“我为什么做”来定义自己的,而不是“我是做什么的”。它不是个电脑公司,而是一家不断挑战现状,为个人提供更简单的解决方案的公司。 苹果甚至在200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