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咱牧民的好安答
咱牧民的好安答
“达林台是咱牧民的好安答(蒙语兄弟)!”这是陈巴尔虎旗白音哈达嘎查牧民们对达林台的称誉。26岁的达林台是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驻白音哈达嘎查警务室警长,2007年被任命为嘎查副书记。在茫茫草原深处,在座座毡房之间,这位身着橄榄绿的“警官书记”播洒着青春和汗水,收获着信任与亲情。作为边防军人,他把平安送达;作为共产党员,他把温暖留下;作为牧民的“好安答”,他把亲情播洒。小小的白音哈达,平凡的琐碎工作,成就不了什么丰功伟绩,但在白音哈达这片偏僻而又美丽的草原上,达林台却用自己的行动,在牧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属于党和公安边防部队的丰碑。
踏入河水蜿蜒的白音哈达,走进炊烟袅袅的蒙古包,让我们聆听达林台与牧民的真实故事,品味这位牧民眼中的“好安答”。
达林台:“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竭尽所能。”
初到白音哈达工作,达林台面对的是:这里地处偏远,封闭落后,全嘎查有45户贫困户,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许多牧民还住着蒙古包、土坯房,有的家中一贫如洗,甚至连个喝水的杯子都没有。“没有经济发展,何谈平安建设?”达林台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帮助牧民们探寻发家致富的路子。牧民们对这个年纪轻轻的警官并不买账:你一个当兵的,还有这本事?达林台的回答很朴实:“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竭尽所能。”
很快,达林台就进入了角色。他发现:白音哈达嘎查鲜奶售出十分不便,每个星期只有两次流动奶车进嘎查收奶。该嘎查是个纯牧业生产嘎查,在生产高峰期,全嘎查每天要生产近一吨鲜奶,每星期两次收奶车仅能带走牧民鲜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因鲜奶无法储存,大部分都被白白的浪费掉。牧民生产规模因此长期得不到扩大,严重影响了嘎查牧民牧业生产收入。达林台当下回到旗里,与一家个体奶户取得了联系。他为个体奶户租赁牧民房屋,商定每天来嘎查收奶。有了奶站,牧民们再不用为牛奶卖不出去而发愁了。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奶价低牧民们反映比较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林台到镇政府将此事进行了汇报,并与镇干部一起找到收奶人,苦口婆心,说服其提高奶价。牧民打心里佩服:达林台这小伙子还真办事,像咱们的好安答!
说起达林台,牧民巴雅尔赛汗就眼泪汪汪的:“没有这个好兄弟,我们一家子日子就不好过。”原来,赛汗早年丧夫,一家人的生活从那时就陷入困境。2004年,女儿苏布德考上了大学,儿子苏日拉图无钱上学只好辍学务工,供妹妹上学。2007年,就在苏布德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时候,家里却交不起学费,也面临着辍学。赛汗想把家里维持生计的仅有的3头牛卖掉供女儿完成学业,可又一想今后家里的生活怎么办啊?就在这时,达林台来了,得知情况后安慰赛汗:“嫂子,别发愁,让女儿放心学习。”他先后3次到旗民政局、扶贫办、教育局找相关领导寻求帮助,旗里相关部门领导被这个真诚质朴的小伙子感动了。这样,达林台为赛汗家争取了2万元扶贫资金。在达林台的帮助下,赛汗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两头高产奶牛,每头奶牛日产鲜奶30公斤,每月奶资收入近2000元。一家人终于摆脱了困境。达林台又为苏布德寻找工作,经培训考试后当上了旗里的“科技特派员”,在白音哈达嘎查蹲点帮扶。
“我佩服达林台,这小伙子满脑子都装着咱牧民的事。”牧民吉力图这样说。原来,吉力图听说高产奶牛出奶多,收入高,花了大价钱从外地买回了3头高产牛,可由于不懂饲养方法“不高产”。吉力图“急了眼”,认为是上当受骗了,要找卖主算账。达林台走访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他通过网络、报纸查阅到了高产奶牛的饲养技术,及时送到吉力图手中;送牧民到附近的高产奶牛基地去参观学习;把科技、畜牧方面的专家请到嘎查,对牧民进行入户指导。很快,吉力图的高产牛高产了,其他牧民也渐渐地掌握了高产奶牛饲养技术,嘎查内掀起了“高产奶牛”热,现在吉力图家又购买了7头高产奶牛,日产奶量达到了200公斤,每月增收2000元,成为了嘎查内高产奶牛的示范牧户。
就在这样的点点滴滴中,达林台帮助一户户牧民摆脱着贫困,增加着收入,走向着富裕。截至2008年,嘎查已有14户贫困户脱贫,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 元以上,许多家庭住上了砖房,用上了家电,开上了汽车。牧民们知道,这里面,有达林台的辛勤和汗水,而达林台总是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也为牧民们广为流传: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竭尽所能!
达林台:“我的亲人很多,他们都生活在草原上。”
“谁说我没亲人?我有个亲弟弟,我弟弟是当兵的,就是每次来看我那个达林台”。在陈旗社会福利院,所有人都知道,额尔敦朝格图有一个当兵的“亲弟弟”!额尔敦朝格图是白音哈达的牧民,早年因为骑马摔成重伤后,一直单身无人照料。“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活一天算一天吧”,额尔敦朝格图总是这样念叨着。达林台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达林台将额尔敦朝格图确定为“一帮一”帮扶对象,为额尔敦朝格图办理了低保,挑水、做饭、买煤等体力活都包了下来。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