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古道--五尺道.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幽古道--五尺道

幽幽古道 五尺古道 僰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又称“山都掌”“都掌蛮”。据研究,濮即越人。 公元前250年,在稳定了对巴蜀的统治后, 秦孝文王开始经营巴蜀以南地区。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筑都江堰而造福万民,遗荫千秋的蜀郡太守,又承担了开修僰人道的任务。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派遣将军常頞(e四声)率军筑路,开通五尺道, 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5尺,每级尺阶宽窄高矮不等。自秦以来,就是滇川的必经要冲。唐樊绰《蛮书》称之谓“石门道”。 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汉兴,闭蜀故徼”。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又采纳唐蒙的建议,通夜郎, 置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 自僰人道直指牂牁江。” 《水经注》 记述更为详细。”汉武帝感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人道,费工无成,唐蒙南人斩之。乃凿山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二三丈。“史书上称这条道路为“南夷道”。   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夜郎攻打南越,汉将唐蒙奉命修路。在耗费了数万人的精力,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后,进入夜郎国的道路终于开通,这条路就是南夷道。南夷道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使其延伸 隋造偏阁桥梁,只是对“五尺道”作了些修整的工作。 唐贞元十年,南诏归唐内附,“其时,节度使尚书左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对“五尺道”又进行过较大规范的修整。 清乾隆间,为舒缓铜运艰难,开浚关河航道,整修沿岸水步道,“五尺道”一线更成为滇东北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通道。 京铜外远的碑刻,石门关前残留的39个深深的马蹄践踏的痕迹…。一条213国道彻底改变了“五尺道”的空间和时间概念,而正建设中的内昆铁路,将承载着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五尺道”走得更远。汉碑、晋墓、过山洞遗址、马野石遗址、大龙洞、望海楼、清官亭、黄连河…一路走去,明光璀璨,物华天宝,让每一个了解它的人感悟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五尺道”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二千三百多年。有不变的存在 历史二班 孟焕 110710050 * 一条古道,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了二千二百多年。 五尺道又称滇僰(bo)古道,僰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为连接川滇汉人与古僰人修建的。 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僚人、僰人等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 工程极为艰巨, 李冰想出了积薪烧岩的办法。 采伐一片树林,堆积于坚岩之上, 大火炙烧过后,坚硬的岩石变得酥松脆弱,开凿僰人道的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全长达一千多公里。 五尺道——石门关 石门关最引人注目的是凿壁题刻“勒愧燕然”这是清朝楚蜀水陆兵勇布政使刘岳昭,围剿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部,胜利后班师回朝,路过石门关,感慨历史与现实的惊人相似而题刻。 线路图 图为汉南夷道 两山之间的石刻 京铜外远 石门关前残留的马蹄践踏的痕迹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