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精典课件案导读.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精典课件案导读

中医医案导读 宣明往范 昭示来学 清末医家余景和(听鸿): “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并传不朽。”(《外证医案汇编?序》) 中医医生的诊疗记录【医生、案主、病情、治疗、出处】 与医事的区别(非医家) 与病历的区别(西医) 最早的医案 扁鹊3案 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 淳于意诊籍25则 涉及内、外、伤、妇、儿各科病证23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 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乾,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汉代之后至隋唐:中医医案未见成就 最早的医案著作:宋 《伤寒九十论》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载有儿科医案23则 金元时期 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王好古、罗天益、滑寿、倪维德等一批著名医家,他们竞相著书立说,并在其著作中大量引录各自的治验,不仅大大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而且使医案的积累和利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张子和医案,见于《儒门事亲》,其案记叙病因、辨证、治法、方药较详,用药多主寒凉,擅用汗、吐、下三法,体现了子和以攻邪为主的学术特点。 李东垣医案,散见于《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先生试效方》等书,叙案周详,引经据典,辨证确切,擅用升阳益气之法,反映了东垣善于扶正祛邪、顾护正气的学术风格。 朱丹溪医案,流传较多,多以夹叙夹议的写法,阐明其滋阴降火的学术观点和杂病临床经验。 明代 现存明代个人医案专著约有30余种。 1.《石山医案》    3卷,附录1卷。明·汪机(省之)著。  2.《孙文垣医案》   5卷,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明·孙一奎(文垣)撰 3.《陆氏三世医验》    明·陆养愚 陆肖愚 陆祖愚 4.《易氏医案》 1卷。明·易大艮(思兰)撰。   清代 清代医家撰写的医案专著达200余种   吴春麓御史赓枚,桐城人。中嘉庆己未进士。性忠悫,颇以理学自命。与余交最笃,尝与余书曰:“奋与偾,盛衰之本。勤与惰,成败之原。贪与廉,得失之林。宽与虐,恩怨之府。静与躁,寿夭之征。忍与激,安危之券。谦与盈,祸福之门。敬与肆,存亡之界。”此数语真见道之言也。 姚用朴《旧闻随笔》有“吴赓枚兄弟”: 吴春麓先生(赓枚)官礼部郎中,林清之乱,同官骇散,先生独宿署中。或危之,先生曰:“国家有急,岂可空部无人乎?”后改御史归。 吴蝠山先生(廷辉),春麓侍御弟也。自涪州知州归,囊橐萧然,唯《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各一部而已。 孙屏石,名孙铨,字文揆(或作揆卿),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陕西副使。 孙屏石宪副公夫人,因感怒气,患两目赤痛,两太阳亦痛。延眼科治之,将及半月,赤痛益剧,且肿大如桃。经行数日不止,大便数日不行,饮食不进,头眩吐逆,仅可伏枕,每起便溺,未有不旋转呕吐者。予诊其脉,左弦右滑,上下俱属阳分有余。余曰:相火寄位于肝胆,怒气触之,其发如龙雷,不可逆折,虽上剧而下缓,然实因下热壅于上。 用醋炒柴胡、青皮、吴茱萸炒黄连、盐水炒黄柏、酒炒黄芩、白芍、丹皮、青黛、竹茹为煎剂,又以抑青丸合龙荟丸,一日夜,煎、丸各二服。明早,赤肿眩晕呕吐十减七八矣。第大便不行,经血淋漓不止,煎剂仍服前方,丸药以抑青丸合润字丸投之。日暮欲解,艰涩异常,肛门几裂,便后进粥碗许,夜得安睡,明日经止肿平,眩与吐俱不作矣。后以清气养荣汤调理之。 江妪下元素虚,今秋四肢十指肿痛,手足不能运动,有时右边肿甚,即右边痛加,似恶寒,或微热,舌苔灰白,二便略通,面色枯黑,口不作渴。有以血虚为治者,有以风湿为治者,有以痰饮为治者,竟无一效。卧床贴席,转侧维艰。其兄光裕,来寓请诊,脉得弦紧而数,时劲于指,认定为表里风热之症。踌躇良久,乃得其方。病者蹙额问曰:贱躯可活否?曰:三日之内即安。 与防风通圣散,每日连进二剂,一剂而大便通,肿消肢软,二剂连泄黑粪两次,遍体得汗,痛止身轻。次早下榻向家人云:昨服药后,懵懂一日,至晚汗出始清,今晨周身轻快,但许久未经盥面。方取水间,乍闻余至,即出房诊脉。惟步履尚艰,犹须扶持,舌苔变黄,颇思饮茶。仍令原方再进一剂,复泄二次,下午速求止泄之药,余于原方中除硝黄,加葛根,服之泄止渴住,安睡进食,其病如失。病者急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