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摘要 - 1 -
关键词 - 1 -
前言 - 1 -
1.国内外喷射混凝土技术现状 - 1 -
2.喷射混凝土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 4 -
2.1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 6 -
2.1.1强度等级或设计基准强度 - 6 -
2.1.2初期强度 - 6 -
2.1.3弯曲韧性 - 7 -
2.1.4附着强度 - 7 -
2.1.5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 - 7 -
2.2喷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 10 -
2.2.1碳化 - 11 -
2.2.2氯离子浓度 - 11 -
2.2.3冻融作用 - 11 -
2.2.4水密性(抗渗性) - 11 -
2.2.5抗剥离性 - 12 -
2.2.6抗裂性 - 12 -
2.2.7喷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检测方法 - 12 -
2.3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 13 -
2.3.1压送性 - 13 -
2.3.2回弹率 - 15 -
2.3.3粉尘浓度 - 16 -
2.4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性能 - 17 -
2.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的性能 - 19 -
3.喷射混凝土材料及配比设计 - 19 -
3.1喷射混凝土的材料 - 19 -
3.1.1喷射混凝土用水泥 - 20 -
3.1.2骨料 - 20 -
3.1.3水 - 22 -
3.1.4速凝剂 - 23 -
3.1.5混合剂 - 26 -
3.1.6混合材料 - 27 -
3.1.7补强材料 - 27 -
3.2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8 -
3.2.1喷射混凝土配比设计的一般原则 - 28 -
3.2.2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 30 -
3.2.3喷射混凝土实际配合比、水灰比的测定方法 - 32 -
4.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 33 -
4.1施工准备 - 33 -
4.2操作工艺 - 34 -
4.2.1工艺流程 - 34 -
4.2.2操作方法 - 34 -
4.3质量标准 - 37 -
4.4成品保护 - 37 -
4.5质量记录 - 37 -
4.6安全与环保措施 - 37 -
4.6.1喷射混凝土安全措施 - 37 -
4.6.2喷射混凝土环保措施 - 38 -
4.7成品检测 - 38 -
5.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 - 39 -
结语 - 41 -
致谢 - 41 -
附录1 喷射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的比较 - 42 -
附录2 速凝剂的凝结时间试验 - 44 -
附录3 速凝剂的强度试验 - 45 -
附录4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 46 -
参考文献 - 50 -
浅谈喷射混凝土技术
高 文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7养护304 (2333070144)
摘要:基于我国喷射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和我国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及其检测方法论述,对喷射混凝土原材及其配合比设计的选择提出有关要求。给出符合当今喷射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艺,并对今后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喷射混凝土性能 材料及配比 施工工艺 发展方向
前言
在水土建筑、交通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事业的不断壮大,喷射混凝土技术以它简便的工艺独特的效应经济的造价广阔的用途大量用于平巷、竖井隧道涵洞等地下建筑物的混凝土支护或锚喷支护地下水池、油罐、大型管道的抗渗混凝土施工各种工业炉衬的快速修补各种复合衬砌的初次柔性支护混凝土构筑物的浇注和修补等。喷射混凝土技术在世界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始于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瑞典、美国、英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也相继采用了喷射混凝土技术,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铁路隧道施工中推广新奥法施工时开始采用的。
喷射混凝土技术是新奥法施工的大支柱之一,它以简便的工艺、及时的支护及较低的成本而在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要有技术(1)投资少,处理简便;(2)输送距离长,几乎不受限制;(3)可输送砾石和沙子。
缺点:(1)粉尘接近限值;(2)回弹量大,1.7m3的干混合物中只有约lm3混凝土可粘到隧道壁上,回弹率达40%;(3)生产能力低,一般不超过5m3/h混凝土的水灰比是由喷射手根据经验及肉眼观查来进行调节的,混凝土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手操作正确与否。技术2;
图1-2 湿喷工艺流程
优点:(1)处理简单,混凝土无需可泵送性,停止或开始喷射时无需对管道进行清洁和预先润滑;(2)外加剂消耗少;(3)可输送砾石和沙子;(4) 水灰比易于控制,混凝土水化程度高,故可大大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品质,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1.1m3的湿拌合物中约有lm3混凝土可粘到隧道壁上;(6) 生产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NIHSS评分量表解读PPT.ppt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PPT课件.ppt VIP
- 12J1工程做法图集标准.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课件:探索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ppt VIP
- 四法一纲.doc VIP
- 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9章 非语言表达.ppt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8章 书面表达.pptx VIP
- 202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docx VIP
- 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审计表解读 2025年1月2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