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几何量参数检测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几何量参数检测讲解

* * * * * * * 泰勒原则(极限尺寸判断原则 ) 孔与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实际……………超过最小…………。 即:对孔:作用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实际……≦…大…………。 Dmin≤ Dfe≤ Da ≤ Dmax 对轴:作用……≦最大…………; 实际……≧…小…………。 dmin ≤ da≤ dfe≤dmax * 最小条件的判别法:对于平面内直线,两平行直线包容实际直线时,要形成高、低相间的三点接触。 * 最小条件的判别法:对平面度误差的评定,两平行平面作包容区,则要求实际表面至少有三或四点与平行平面接触,且形成左图所示的形式之一。 峰 谷 三角形准则 交叉准则 直线准则 * * NB:最小区域的形状与形状公差带相同,其大小、 方向及位置随实际要素而定。 最小区域法: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位误差的方法。 直线度误差评定法 ① 最小区域法 ② 两端点连线法(近似法) * NB:最小区域、定向最小区域和定位最小区域的差异: ① 最小区域方向、位置可随被测实际要素的状态变动 ② 定向最小区域的方向是固定的,由基准确定,而其 位置一般可随被测实际要素的状态变动; ③ 定位最小区域,除个别情况外,其位置是固定不变 的,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④ 定位误差包含定向误差,定向误差包含形状误差。 ⑤ 设计时:T形﹤T向﹤T位 * ① 测量有限点获得被测要素:适合于直线、平面、圆、圆柱、曲线、曲面等轮廓要素。 3、被测要素的体现 ② 模拟法体现被测要素;用心轴来模拟轴线,用定位块来模拟对称中心平面,以体现被测中心要素。常用于检测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定位、定向误差。 * 二、几何误差的检测(表6-8)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将被测要素与理想要素相比较,量值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 * * ◆测量坐标值原则: 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的坐标值,经数据处理获得几何误差值。 *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测量被测实际要素具有代表性的参数表示几何误差值。 * * ◆测量跳动原则: 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的变动量。 * * *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检验被测实际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被测实际要素合格与否。 * * 常用实物体来体现 1、理想要素的体现 2、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由实际基准要素建立基准时,应以实际基准要素的理想要素为基准,且该理想要素符合最小条件。 直线:刀口尺、平尺、光束 平面:平晶、精密平台 * 实际检测中,获取基准要素的方法: ① 模拟法——采用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体现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基准点 * ② 直接法——将基准实际要素直接作为基准 * ③ 分析法——对基准实际要素进行测量,取得数据后用图解或计算法按最小条件确定基准要素 * ④目标法——由基准目标建立基准,点目标用球端支承体现,线目标用刃口支承或圆棒素线体现,面目标用具有相应大小的平面支承体现。通过支承得到基准线、基准面,用于位置误差的检测。 * * * * * * * * * * * * A、孔用工作量规公差带图: “Z”:上偏差=ES 下……=ES-T “T”:上偏差=EI+Z+T/2 下……=EI+Z-T/2 磨损极限=EI ◆ 量规公差带不得超过工件的公差带 * B、轴用工作量规公差带图: “T”:上偏差=es-Z+T/2 下……= es-Z -T/2 磨损极限=es “Z”:上偏差=ei+ T 下……=ei * 由上可知:① T和Z大,对工件加工不利; ② T小,量规制造困难; ③ Z小,量规使用寿命短。 因此,须根据量规制造的工艺水平,合理规定公 差。GB对基本尺寸至500、公差等级自IT6至IT14的孔 和轴规定了量规公差T和位置要素Z。见表6-4。 * ◆ 校对量规公差带 校对量规的公差带完全位于被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 和磨损极限内。且校对量规的尺寸公差TP等于被校对量 规的制造公差T的一半。即TP =T/2。 说明:1)“TT”通过“T”,则“T”合格。 作用:防止“T”尺寸过小,保证工件应有的生产公差。 2)“ZT”通过“Z”,则“Z”合格。 作用:防止“Z”尺寸过小,保证产品质量。 3)“TS”通不过“T”,则“T”合格。未达磨损极限。 作用:防止“T”超过磨损极限,保证产品质量。 * “TT”:上偏差=es-Z-T/2+TP 下…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