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名师漪
学生课前预习三看:一看课文,是否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二看提示注解。三看思考与练习,看了以后要想一想,此文说的是什么,那些地方写的好,哪些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提问题。 目的:学生懂的坚决不教,不懂的和似懂非懂得地方重点讲解,使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使学生有所得。 教学目的:明确、单一。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主攻目标明确,线条清晰,详略得当。 教学设计“三要素”:创设情境、提炼问题、组织活动。 课堂教学的结构: 打破单项型(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问老师答),网络式教学和辐射式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有交往),激发学生的智慧,达到立体化的有效教学。 导入环节(导课):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法:一:设疑促思。 例: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人,几乎都在心底留下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根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仔细学了,可以得到回答。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孔乙己》描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二:引入时代活水,突出新鲜感。例:《少年中国说》利用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铺展开来。 三:联系实际生活,举一反三。例:《晋祠》:“我们祖国的名山古迹很多,请你们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四:反过来教,先提炼课文重点。《济南的冬天》的文眼是什么;《雷雨前》:“一首动人的歌,总要有主旋律,一篇好的文章也有主旋律。”今天学的《雷雨前》一文的主旋律就只有一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一句话找出来。” 课堂主体部分: 一、要有节奏,粗细详略,主次分明,不能等速度。 方法:与教学目的相关的内容细 讲;学生不会的地方多讲;表达课文重点的词句、段落重锤敲打,细细咀嚼;课文的独特 “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细讲。例:《卖油翁》中的“沥”字表现卖油翁技术熟练。 二、突出高潮部分,做到情感熏陶。方法:备课“批文入情”,讲课时“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三、充实课堂容量,讲和练要在广度上挖掘,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感情的熏陶融为一炉。 四、课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选几个高过学生的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比的方法,“比“在哪里。有物与物、人与人、有词的感情色彩的对比。 五、连锁式发问,发学生所未发,使学生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惊奇和感奋中获得知识。 例:《孔乙己》设计的三个问题依次是:“孔乙己叫什么名字?” “孔乙己没有名字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六、美读,即表情朗读。 例:《周总理你在哪里》采用四读法。一读,体会感情基调;二读,理解描绘的形象;三读:注意押韵和节奏;四读,总体理解和感悟。 七、情讲:在关键问句上“情讲”,在重要场面上“情讲”,在主题思想的挖掘上“情讲”,情讲要选准动情点 结尾: 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情下课堂,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方法: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突出在学生眼前;用朗读和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咀嚼回味;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堂,启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板书设计巧 例:狗主人(说是将军) (说不定是将军) (证实是将军的哥哥) (2)“小狗” (4)“名贵的狗” (6)“怪伶俐的狗” 结局 变 (1)“疯狗” (3)“下流胚子” (5)“野狗 开端 狗主人(不知谁) (不是将军) (不是将军) 勤写教后记 教学原则: “从你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力求讲得无懈可击,教同学把你难不倒。” 于漪教学艺术的“核”: “人”、“爱”、“美”、“导”、“心” “教文育人”的大目标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上: 1、 “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上; 2、时代的要求和教师的使命意识上; 3、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之上。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一个完整而多元的系统工程,德育、智育、美育等多个具体的教育目标,均够成这个系统的诸要素。只有当整体中的诸种要素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时候,各要素之间才能相互作用,实现整体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情操陶冶”多管齐下,语文教学才能收整体之效。这个整体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