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机理论设计方案修改15151全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滑翔机理论设计方案修改15151全解

火箭助推滑翔机 理论方案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滑翔机结构布局图 4 2 滑翔机设计与计算 6 2.1计算简图 6 2.1.1比赛大气状况估计 6 2.1.2飞行面的设计 6 2.1.3飞行面的计算 9 2.2 定量、定性分析 9 2.2.1机翼设计 9 2.2.2尾翼设计 10 2.2.3机身设计 10 2.2.4展弦比的确定 10 2.2.5上反角的确定 10 2.2.6迎角的确定 11 2.2.7配重 13 2.2.8强度校核 13 2.2.9机翼边缘和尖端 13 2.2.10滑翔机调试 14 2.2.11实际制作中注意事项 14 3 滑翔机的载荷分析 16 3.1滑翔机整体受力分析 16 3.1.1受力分析 16 3.1.2模型飞机的俯仰平衡 17 3..3模型飞机的横向平衡 18 18 3.3飞行性能估算 19 总结与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根据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发动机总冲和竞赛规则要求,我们设计了机翼面积为平方厘米,翼展为5毫米一折上反角为约度,二折上反角为约度固定翼滑翔机。机翼翼型平凸机翼。角为1度,以提高升力。机翼面积,通过分析计算设计了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的尺寸。为减轻滑翔机质量,我们对机翼进行了打磨变薄流线型设计,减少在火箭推滑翔过程中产生的空气阻力,使滑翔机总质量控制在27克左右利用PE,CAD,等软件飞机各项性能,分析了飞机发射时和发射后的受力状况,进行了材料强度校核。本次火箭助推滑翔机的设计与制作属于模型飞机竞时赛,制作的模型有良好的飞行姿态和滑翔稳定性能在高空保持低速盘旋的状态 关键: 二折固定翼滑翔机,主翼,副翼,上反角,展弦比 ,配重、迎角 1 滑翔机结构布局图 图1-1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2滑翔机示意图 2 滑翔机设计与计算 2.1计算简图 2.1.1比赛大气状况估计 因为每个地区存在不同气流、稳定、湿度、场地等原因,所以要提前对比赛场地进行调查,对飞机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次我们的比赛场地是宁波大学。以下是比赛近期风速走向图(图片来自中国气象网) 近期风速走向图 根据以上的图标,我们试飞当天因为天气状况多云,风力,我们对我们的主翼折角取度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并且考虑到火箭助推存在高速环境,为减少升空阻力,通过查阅资料,将机翼截面形状设计成流线型设计图如下)为540mm,机翼跟弦()75mm,机翼尖弦()65 mm,水平尾翼翼展()140 mm,水平尾翼跟弦()65mm, 水平尾翼尖弦()40mm,垂直尾翼高()40mm,垂直尾翼跟弦()60mm, 垂直尾翼尖弦()35mm,。 由以上参数可以得: 机翼面积 水平尾翼面积 垂直尾翼面积 式中,分别为阻力系数、空气密度、机翼面积和飞行速度。 图 3-4滑翔机的飞行过程 将上式代入垂直飞行方程: 得到助推和滑行阶段的微分方程为 和 式中,为时间;为发动机推力;为模型质量;是重力加速度。 对牛·秒动力的椭圆形机翼的阻力曲线进行预估,由资料得到的阻力系数可以近似地用下式表示 总结与体会 通过多次选拔,终于确定我们参加比赛,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各自的优势,同时认清需要提高和努力的方向。在激烈的比赛中,我们深刻地感受 参考文献 谢础主编,《航空模型》合订本,航空知识杂志出版社,2002、2003、2004年。 王敬超主编,《模型火箭》,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1994年。 王铮主编,《航天基础知识》,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培训教材,1997年。 崔吉俊主编,《火箭导弹测试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 王铮主编,《轻质滑翔机的构造》,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1995 《百度文库》——百度公司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